一、“糊涂型”客户

1、客户特征:第一类体现为“价格敏感型”,常用话语为:“你们4S店的太贵了,外面比你们便宜很多!”第二类体现为“面子型”,常用话语为:“我亲戚(朋友)是做保险的,我买保险肯定得找他呀!”

2、特征分析:客户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但并不了解车险业务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价格敏感”和“面子”都只是表象,关键问题在于,由于客户不太懂车险,不知道不同渠道购买的保险可能有不一样的保障和价值,不知道店外买保险可能面临的风险,所以才会简单地比“价格”而不是“价值”,或者是简单地想借这个机会去帮亲戚朋友(或盲目地信赖亲戚朋友),所以把这类客户统称为“糊涂型”。

3、战术分析:这类客户对于价格或多或少有些在意,但也注重消费过程中的品牌感受和服务保障性。由于他们不太懂保险,所以才会片面关注价格;另外,由于在他们的印象中,4S店卖的东西都“很贵”,因而他们对4S店推销的保险也存在“戒备心理”。

只要我们能把方方面面的道理讲透,使客户真正明白店外投保的风险和汽车品牌保险服务的保障性,让客户明白价格背后的“价值”,其实就很容易说服这类客户。

关键点:充分利用品牌销售环境和各类助销工具,结合车险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沟通过程中充分展示汽车品牌保险的品牌价值及服务优势。

4、沟通要点:⑴消除客户的戒备心理:明确表态联亚丰田不会强迫客户购买保险;⑵“专业服务”:通过对车险投保两大标准(投保方案——通过介绍险种组合及保额,让客户意识到自己的“不专业”,引发客户警醒;投保渠道——介绍不同渠道所出保单的服务保障的差异性,展现在这里投保的优势)的分析,向客户展示我们的专业素养和这里的服务优势;⑶巧妙应对“讨价还价”:强调本店投保的“物有所值”,打消客户的降价期待;⑷尽到“告知义务”:向客户如实告知投保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完美完成保险销售全过程。

二、“精明型”客户

1、客户特征:第一类:可能本人或其亲人从事保险行业,第二类:可能是有过理赔经历的老司机。常用话语为:“保险你就别管了,我自己知道怎么买。如果出了什么事,我还是会回你们店维修的,我想,你们总不至于因为我在外面买保险就不修车,不提供理赔服务了吧?”

2、特征分析:这些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业内人士”或“有经验人士”,他们非常清楚4S店的维修优势和服务优势,同时也懂得利用这种优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客户的确比较“精明”。并希望“价格”、“服务”两头都占。

3、战术分析:这类客户确实对车险有一定了解,他们所说的也不无道理,甚至他们也有过在外面买保险但回4S店维修却并没有遭遇差别待遇的相关经历。但是,客户的观点和“经验”是基于对过去理赔经历的认识来判断的,而当前的保单保障的却是未来,未来一年中,过去的有限经验不一定会继续有效。另外,考虑到客户有一定的车险常识,所以可跳过车险基础常识的沟通,直接进入核心部分。

关键点:明确分析将来发生保险事故回店维修时,在定损、代索赔等环节可能面临的风险。

4、沟通要点:1、单刀直入,直达问题核心:分析将来定损可能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2、车价连锁反应:不买保险,车价优惠(装饰赠送)会减少。(第2条为下策,不到万不得已建议不使用,此条可能会引发客户“你不卖(优惠)算了,我就不买了)。

三、“鲁莽型”客户

1、客户特征:第一类:看起来大大咧咧、固执己见,对于大部分问题都没有耐心去仔细分析;第二类在消费过程中对品牌和服务的敏感度也不高,不太在意将来无可预知的风险。常用话语为:“保险没什么用!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我连交强险都不买。我要真撞了人我就认赔;要是被人撞了我就自认倒霉!”

2、特征分析:和“糊涂型”客户类似,这类客户也不太懂保险,但和“糊涂型”客户不同的是,这类客户既没有风险意识也不注重品牌感受,他们似乎从没想过要把车险投保常识和理赔服务常识“弄清楚”,整个消费过程都显得比较“鲁莽”。和这类客户谈判,有种有理说不清的困境。

3、战术分析:不管是谈服务还是谈品牌,“鲁莽型”客户都听不进去,而且往往客户只关心车价。既然客户的关注点仅仅在于车价,所以有必须利用车价作为杠杆,打开洽谈的突破口。

关键点:明确分析将来发生保险事故回店维修时,在定损、代索赔等环节可能面临的风险。

4、沟通要点:1、车价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车价在保险谈判中的作用2、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客户树立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