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对于现在不少家庭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家庭理财与个人理财有极大差别。家庭理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不理财,财不找人”。日常生活中,咱寻常百姓如何理财?这可能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因为理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多年来,我在侄辈的指导下,巧念理财“四字诀”,家庭理财风生水起,可谓“财源滚滚,丰衣足食”。

我的两个侄子都在金融部门工作,其中有一位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理财规划师”。几年前,他们给我的理财建议是: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也即我的家庭理财“四字诀”,我遵循照办,深受其益。

口诀之一:“稳”。我是工薪族,经济收入较为固定,而支出却常常是逐年增加的。因此,理财应该“稳妥”一些,既不可盲目,也不可冒进。我在理财的过程中,采纳了侄子提供的“100法则”——一个人可以投资风险程度较高产品的比重等于100减去人的年龄。通俗点说,70岁的人,投资风险资产的比重决不能超过30%;但如果理财对象是30岁,那么就可以在投资的产品中,有70%是风险资产了。按照“100法则”,我这些年来很少接触股票、外汇等风险性较高的理财途径和项目。虽说我的身边也有很多同事靠炒股“暴发”的,但我并不羡慕,我觉得咱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理财投资还是“扎实稳妥”点好。

口诀之二:“选”。按照侄子们的说法,理财产品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别。我按照他们提出的建议,采取了精挑细选的方法:一部分钱用来购买国债,这类理财产品既保本,又放心,可谓“一买无患”。一部分钱用来投保期限短、取钱灵活的“万能险”,像“福寿红利”、养老保险等,这类保险有保底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我保得放心,可谓是“稳中求胜”。一部分钱用来买基金,我买的两种基金都是风险较小的债券基金——不管基金市场如何动荡,我都可以“进可攻,退可守”。试行两年来,收效还真不错。

口诀之三:“巧”。现在,很多人喜欢把手中的积蓄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以为“高枕无忧”。其实,这种作法也有弊端:由于是定期存款,资金等于是被冻结了,存款期间突然急用钱取出,就会损失很多利息。我按照侄子们的建议,采取了“活存定期”的办法,我把手中的3.6万元积蓄分成三份,每隔一年存入1.2万元,都存作三年定期存款。这样一来,我每年都有1.2万元存款到期,若急用,就用;不用,则再存三年。我享受的利息还是三年定期存款的预期年化利率,我不但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上得到了保证,还没“憋”着自己,“死钱”活用了。

口诀之四:“活”。日常生活中,闹些小病是常有之事。闹病就需要钱,所以,手中的存款必须“活”起来,做到“用之则取,取之能花”。我以前存款都喜欢存长期,以为存款期限越长,利息越高,但一旦碰上急用钱,就蒙了——取吧,利息损失了,不取吧,急等用钱。后来,我按照侄子的建议,将存款的期限限定为3至12个月,以备日常生活中的不时之需。另外,每到银行存款,我都要先打听清楚,存款是否可用作质押贷款,这也有利于急用钱。

几年的理财实践,使我对“理财四字诀”佩服有加,看着全家人的幸福生活,我愈加感受到:家庭理财,还真是一门不可小视的学问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