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高门槛让众多"草台班子"难以进入融资性担保的经营区域;另一方面,投资放贷高利润的诱惑,让它们纷纷铤而走险。在我市众多的担保公司,"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很普遍。"叫的是担保公司,干的却是吸收资金、转手放高利贷的营生,为什么?"在了解过多家投资担保公司后,市民刘先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其实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惑:担保公司为什么要"挂羊头卖狗肉"?

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目前太原市的投资担保类机构主要有三种:一是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正规担保公司”,这类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一些需要资金的客户从银行获得贷款;二是没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也就是说,其经营范围不包括融资担保,但因为与有贷款需求的实体企业“一蒂双花”,这些担保公司实际上发挥着为自己的“实体”融资的中介功能;三是注册资金少、也没有“实体”,按规定只能提供投资、担保咨询等服务。后两种都属于非融资性担保机构。

融资性担保公司会根据银行要求,让借款人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之后将审核好的资料交到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而担保公司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这类担保公司一般会在银行内有一定的存款,银行会根据其存款数额,给予其存款数额一定放大倍数的担保金额。

非融资

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因为没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所以不能从事银行融资担保业务,其经营的是诉讼保全担保、财产保全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工程支付担保、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业务。但实际上,这些业务由于利润较低,很少有人做,绝大多数非融资性担保公司都在从事向个人吸收资金、再贷给借款企业、并从中赚取利差的营生。

据了解,目前太原市以“担保”、“投资”等命名的公司将近2000家,全省则多达4000多家,其中,融资性担保公司仅有200余家,非融资性投资担保公司3700多家。这些非融资性投资担保公司,其营业执照上明确标明:只能以自有资金投资,不得从事融资业务。

超范围意味着涉嫌非法集资,但实际上,“名不副实”的业务在这些公司中普遍存在。

"正规军"

“有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这张通行证,我们这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昨日,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而言,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费为担保金额的3.3%左右,政府主办的担保机构收费会略低一些,大约为2.5%至2.7%。

如果仅靠担保费的话,这些公司很难维持。不过,除了担保费,融资性担保公司还有借款企业的保证金,可以作为无息资金进行经营。“借款企业需要预先拿出总额的10%,作为保证金留在担保公司,比如企业借款1000万元,那么担保公司除了能拿到33万元的担保手续费外,还可以另外将10%共计100万元的保证金留下。”

一位经常跟担保公司打交道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在企业借走资金以前就能拿到的,拿着这些资金,融资性担保公司再进行投资,进一步赚取利息。由于这部分资金是没有利息的,属于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利润非常高。”

“一般而言,企业向银行贷款,预期年化利率上浮四成,约为8.4%,加上担保手续费以及保证金,综合成本大概在12%左右。”山西山大和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波说,“作为一家运营比较稳定的正规企业,我们向银行贷款时,最常接触的就是多个融资担保公司,比如山西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中钢联担保公司、高新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它们都是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王牌军"。”

“杂牌军”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取得许可证的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而言,日子就很难过了。“我们不能跟银行合作提供贷款担保,只能进行一些工程履约担保、诉讼保全担保之类的担保业务。”一家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整个行业来说,这种担保公司是处于劣势的。”

一方面,担保公司收取的手续费并不高,仅是担保额的2%至2.5%,而在债务人发生违约时就要100%代偿。比如一家担保公司担保25个项目,每个项目担保额均是100万元,那么总共2500万元的担保额,担保公司仅收取62.5万元的手续费,只要其中一笔业务发生违约,担保公司不仅一分不赚,还得倒贴。

另一方面,担保公司的担保对象通常是小企业,遇到经济增长缓慢,小企业容易出现问题,担保公司也将因此面临危机。

此外,近年来经济形势不乐观,担保风险的增大使注册担保公司的门槛越来越高。这一点,从注册资本金中能明确体现:2010年,全国性经营担保公司只需1亿元就可以注册;而2014年1月的试行规定就相当严格了,拿山西来说,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省内跨市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市内跨县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县内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同时要求机构名称必须体现公司的经营区域,比如太原市某某担保公司,就只能在太原市、县范围内经营,不可全省经营。

一方面,许可证的门槛让他们难以触碰大蛋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拥挤、拼杀在利润微薄的项目上面,竞争日趋激烈。因此,面对放贷业务的高利润,一些公司便铤而走险。“担保公司高风险低佣金的盈利模式,以及越来越高的市场准入门槛让我们难务正业!”一位公司负责人坦言。

利之诱

据省城业内人士介绍,这些担保公司挂羊头卖狗肉私下进行“倒贷”是普遍现象,就是以高出银行同期存款预期年化利率好几倍的回报率吸收民间资金,再以高息对外放贷,从中赚取丰厚息差。然而,这条貌似完整的高利贷食物链,却隐藏着巨大风险。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坏账,那么整个链条都会断裂,并引起连锁反应。更严峻的问题是,担保公司之间互相拆借资金、合作担保放贷现象也非常普遍,只要一家出现问题,一损俱损的局面在所难免。

既然风险重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担保公司前赴后继?究其内因,除了监管体制存在漏洞外,更与担保公司的经营现状以及追逐高额利润的冲动有关。记者了解到,担保公司多以18%的高息吸收资金,再以36%的超高息贷给借款企业,二者利差高达18%。

相比普通担保业务只能收取担保额2%至2.5%手续费的收入,这个获利明显丰厚。在超高利润的诱惑下,众多担保公司纷纷“不务正业”。

饥之食

而另一方面,众多担保公司“不务正业”,也反映出中小企业急缺资金、饥不择食的现状,以及民间资本有涉足民间借贷市场的冲动。在目前股市、房市投资难获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市场高达18%的年贷款预期年化利率显得格外诱人,这同样也促使着众多担保公司的“蓬勃发展”。

不过,这类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伤害是十分明显的。高达36%的年预期年化利率早已超出了中小企业的盈利空间。借贷的企业多是为了一时之急需,或为了归还到期的银行贷款而放手一搏,但如果一旦押注失败,受牵连的不仅是担保公司,还连带着无数个劳苦半生的个人或家庭。

押注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一位企业老板说:“一个企业,如果除去国家的税收、员工工资、产品原料成本,以及其他成本之后,要是还有超过36%的利润,其毛利润最少也在150%以上,可纵观所有企业,又有那家企业能达到这么高的利润?可以说,如果频繁依靠这些担保公司资金的话,企业倒闭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