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于理财投资,刚开始都是不熟悉的,那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当你想要开始理财投资的时候,要做哪些准备呢?在负利率时代,把钱存放在银行不但跑不赢通胀膨胀,还会向银行贴钱。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投资理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投资理财绝不仅是买股票、基金,而是一个长远的财务规划,与你的人生阶段与目标相辅相成,让你在各个人生阶段更加圆满。

那么,对于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投资理财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大多数时候,我们选择去做一件事,往往会带着都带着一定的目的,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或者是能够解决某个问题,比如我想健身是想减掉赘肉,塑造美好的身材;我学习沟通能力,是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升职加薪。

当然,投资理财也不例外,可能为了解决不堪的财务状况,也可能是为了培养理财习惯,总之,投资理财是你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最终的答案。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就有必要了解,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条件。比如说,如果你打算学习穿衣搭配,你就需要了解自己的身材,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你想提升沟通能力,你就先去了解自己的沟通习惯,然后才能去修正自己的……

投资理财也不例外,投资理财之前你需要认识自己,包括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投资目标与期限、投资心态等方面。

风险承受能力

真正体会过风险,才能真正去谈投资,而且风险不可能被消除,只能被人为控制。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我觉得需要从三个维度去衡量:性格、年龄、风险矩阵。

职场新人理财投资

年龄:

理财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则定律,100减去你的年龄,就是你应该配置的权益类资产比例,如果你现在30岁,你就应该配置70%的权益类资产。他表达的是意思是,你的年龄越小,能够承担的风险越大,因为你未来有着很多可能性,即使投资出现亏损,也有更多时间实现翻盘。因此,你的年龄越小,你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更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抗风险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年龄直接关系着投资的风险偏好。

当然,这个定律只是一个投资理财的参考,有些人可能到了50岁依然宝刀未老,而有些年轻人刚过30岁就趋于保守,不必要一概而论。

性格:

性格与年龄类似,对应的都是风险偏好。有多少种人,就会出现多少种性格,而性格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判断与决策。将性格的因素投射到投资理财方面,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在投资理财上可能会比较激进;而一个内向含蓄的人,相对敏感,抗风险能力可能就相对低一些。(当然不是绝对的哈)

风险测试:

当你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很多理财平台都会让你做一个风险偏好的测试。平台会为你提供一份试题,通过你的答案综合评定你的风险偏好,看看你属于激进型、稳健性,还是保守型

财务状况:

除了风险偏好之外,还需要认识自己的财务状况,就是现阶段你的资产状况,简单来说就是收支与负债,每个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负债多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没每个月的结余钱,就是你应该投资的钱。

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投资理财需要为自己设立四个账户,分别为应急备用金、保值账户、增值账户、保险账户。

在真正做投资决策之前,应该先预留3-6个月的应急备用金,平衡自己的收支结构,而且投资的钱必须是闲钱、闲钱、闲钱,否则如果遇到失业、突发情况,很容易陷入麻烦的境地。

投资目标与期限:

理财是一种财务规划,这种规划与你的人生目标匹配。

根据每个人的成长路径,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成熟期—衰老期五个阶段,在这个五阶段的投资理财的策略,会有所差异,从而保证你在各个阶段达成你的人生目标。

比如说你现在是单身阶段,3年之内需要结婚,那么你的投资理财策略,就不能过于激进,投资期限不能超过三年;你如果是为养老、子女教育准备,那么你可以选择风险较大,适合长期投资的产品。

所以,你的投资目标与期限,左右着你的投资理财方式,因此理财之前一定要想明白。

投资心态: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职场新人在投资理财之前,需要做硬性的风险偏好的评测之外,还需要做好软性的心态调整工作。因为,只要你决定选择投资,那么就会面临着亏损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降低投资理财的波动对我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