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电影《你是个年轻人》面临校园欺凌的问题,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小蓓假装成强奸犯,以引起警方的注意,并帮助周东宇扮演的陈年消除嫌疑。被警方抓获后,他与其他三人站在一起,并被双方认出。

你的青少年照片(来源:Douban.com)

如果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98年以后,这里似乎有违反程序的情况:根据公安部1998年发布的2012年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27号令)第251条,“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时,被认定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

事实上,在国内外的电影和电视剧中,人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警察让目击者站在单向透视玻璃前,从一排由嫌疑人和“吃瓜者”组成的混合队伍中指出嫌疑人。在刑事侦查程序中,这种辨认方法的正式名称是“列队辨认”,队列中的“吃瓜群众”称为“陪衬物”。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我们要混进一群“吃瓜人”让有眼光的人猜呢?

这包括心理暗示。

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呢?

心理暗示影响大脑意识

心理暗示是指一个人由于外界或他人的各种影响而无意识地改变自己行为的现象。如果有人明确要求你做某事,那不是心理暗示,而是表达、要求或命令。

现代社会最典型、最普遍的心理暗示现象是无处不在的广告。当我们看广告时,我们的心常常不自觉地接受广告中对商品优势的赞美,并改变购买这种商品的行为。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广告免疫甚至厌恶。许多广告没有艺术品味,而且很粗俗。这就像一个疯子扯着你的耳朵大喊,“买就买!!!”对于这些赤裸裸的宣传,我们的意识会启动信息拦截机制,将它们从大脑中排除。为了避免意识系统的拦截,广告需要有超高的提示技巧。最高级的提示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提示的存在。因此,各种各样的软广告现在很受欢迎。它们隐藏在各种媒体内容中,所以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广告。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地抓住我们意识系统的拦截,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资料来源:josé francisco的pexels费尔南德斯·萨乌拉

当然,除了广告,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心理暗示的例子。从大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学习、成长和融入社会是不断接受暗示的结果。文化、习俗、明星崇拜的传承和社会恐慌的蔓延也是心理暗示的结果。从一个小的角度来看,当看到同事穿得更少时,减肥的人总是感到饥饿和热。

由于警察部门属于国家的强大部门,拥有强大的权力,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有关各方产生强烈的心理影响。如果他们直接问当事人是否有人是他看到的嫌疑犯,他们会无意识地认为既然警察已经抓住了他,那就是他。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暗示效应,在刑事辨认程序中,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列队辨认的方法,将嫌疑人混在吃瓜者中,由当事人进行辨认。为了尽可能避免给身份识别者提供心理暗示,这些物体的大小和外观通常与犯罪嫌疑人的相似。

在美国有一个案例,目击者目睹了犯罪嫌疑人是黑人。在辨认过程中,除了嫌疑人是黑人,警察寻找的所有其他陪衬物品都是白色的。最后,陪审团发现鉴定程序是非法的,并驳回了原告的控诉。当然,陪衬对象不能与嫌疑人过于相似,并且具有高度相似成员外观的队列被称为“克隆队列”,这也将为标识符的识别制造障碍。另一个警察倾向于暗示身份的案例也发生在美国。在列队指认过程中,一名被警方要求充当陪衬的罪犯没有很好地配合。警察训斥了他几次,结果识别器反复确认他是队列中真正的罪犯。可以看出,在鉴定过程中,警方在每一个动作上都应该非常谨慎。

资料来源:凯特·威尔科克斯的pexels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你在哪里找到这些金属薄片的?

由于世界各地的警察都很忙,他们没有时间像寻找演员的导演一样在街上四处寻找。为了方便起见,在实践中陪伴他们的人通常由囚犯扮演。如果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他们就会被警察耍。根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2014年3月16日的报道,纽约警察局经常雇佣布鲁克林收容所的无家可归者参加身份游行,每次支付约10美元(约70.5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哈里森·海恩斯的pexels

一个经常被当作陪衬对象的流浪汉说:“警察不想花8个小时在街上找人。他们可以在5分钟内找到合适的人。”然而,纽约警方否认了该报道,布鲁克林检察官办公室也没有对该报道发表评论。

最后,阅读本文的过程是一个接受心理暗示的过程。

参考:

[1]方斌。《调查游行辨认中陪衬物的选择》[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年,(01): 103,105

[2]李林西。纽约警方被发现雇佣无家可归的人参加身份游行,费用为每场游行10美元[N]。人民网。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