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艺盛典的喧嚣和壮观相比,数学家大会显得简单而安静。昨天,第四届世界中国数学家大会以西湖之旅结束,就像用数字、符号和定义来理解方程式一样简洁生动。

“1+1=2”不是哗众取宠。

谈到数学,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哥德巴赫猜想,它被概括为2等于“1+1”的问题。一些读者毫不客气地问了这个问题:研究它有什么意义?是因为数学家想证明他们是聪明的吗?

这个被称为现代三大最难数学问题之一的猜想,一直是数学家们头疼的问题。然而,在他们看来,证明这个猜想并不是为了好玩。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任刘克峰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嫦娥探月工程不是正在被人们谈论吗?这就是数学的作用。"

刘克峰说,在微积分出现在数学中之前,人们还会说,研究这些有什么用?然而,如果没有微积分在力学中的应用,人们就无法计算出什么加速度能使卫星升入天空。“今天我们做哥德巴赫猜想,这不是对生产和生活的直接影响,但对人类来说,在数学和科学中仍有许多未知领域。找到并使用它们就像用微积分把卫星引向天堂一样。”

“我一直认为,越好的东西越有用。”正如陈省身·申生所说,“数学是有趣的,”刘克峰说,“数学是美丽的。”

呼唤传统历史主题

一位高中数学老师通过这份报纸问数学家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这次会议专门设立了一个高中教育论坛,讨论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数学。

许多数学教育家说,对新课程标准一直有争议。许多中小学数学老师经常不喜欢新课本。张英博教授认为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课程标准可以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低标准。学校课程可能会超出标准。仍然有许多具有深度学习内容的“精英”中学。由于高考的存在,国内的课程标准基本上是唯一的。她强调,课程标准应该系统化和逻辑化,否则精英人才无法培养。

记者注意到,许多数学家提出,中国传统数学的历史主题应该更多地出现在课堂上。中国科学院的李文林教授说,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优秀算法,如祖冲之和他的儿子计算圆周率的“包皮环切术”和推球体积公式,出现在高中教科书中,但还不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题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