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人物的历史吗?

在古代中国,数字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最初的数字还不清楚。只有当数字刻在龟壳和动物骨头上时,它们才能流传下来。在中国河南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有许多数字符号,这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人们就可以用1、2、3,...,十,一百,一千,一万等等,并使用十进制,但字符的形式不同于后来的。以下是甲骨文的十三个数词:

这些数字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字。甲骨文的数量经过几次演变,形成了现代汉字的数量。

在古代中国,小竹竿也被用来计数和计算。这被称为“计数芯片”。据文献记载,除了竹片,还有木屑、铁片、骨片、玉石片和牙片,还有装芯片的计算袋和操作筒。计算筹码的规则最早是在《孙子兵法》中阐明的:“每一种计算方法的位置都是首先知道的。一纵十横,一百纵千刚。成千上万,成百上千。”通过计算筹码来表达数字有垂直和水平两种方式:

表示一个多位数,它是从左到右从高到低的水平线。每个成员的准备必须是垂直和水平的:一个位置,一百个位置,一万个位置等。应垂直。十、一千、十万等。例如,在1987年,它是通过计算筹码来表达的。数字“零”表是空的,例如6023通过计数芯片表示为“是”。这与现在的十进制记数法基本一致。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下列数字被用于商业:

这种号码也叫“苏州码”或“草码”。解放前,它有时用于簿记。

现在我们使用中文小写数字:1,2,3,4,5,6,7,8,9和10,它们是从甲骨文的数字演变而来的。此外,人们现在可以在发票上看到中国的资本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万、一万、一万。虽然目前中国的资本数字是世界上最多的,但它们的优势是不容易被改变。因此,中国也在会计工作和重要票据或证书的编号中使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