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书法家孟广辉

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谁首先发现了甲骨文?大多数人可能还记得一位名叫王的官员的故事,他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偶然发现了因医疗原因而出现的甲骨文。然而,随着首批20块殷墟甲骨的上市,著名考古学家、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此次拍卖的20块甲骨中,最早的收藏家孟广辉可能是最早的甲骨发现者。

“王发现说”存在缺陷

“王发现论”的完整版本如下:1899年秋,北京官员王因疟疾到北京菜市口的一家名为“达仁堂”的老中医商店取药。回国后,王发现这种名为“龙骨”的药上刻着整齐划一的简单线条。精通金石学的王凭直觉认为这可能是一篇古文字,于是派人去买了大人堂所有的“龙骨”。很快,蔚县古董商范某带了十几块甲骨来京拜见王,也被王买走了。之后,另一个古董商赵治斋带着数百块甲骨来到北京,这些甲骨都是王买的。

许多专家质疑这一说法。第一,菜市口在那段时间的大仁堂没有中药房。其次,中药店的“龙骨”在出售前总是被捣碎。整个“龙骨”是如何形成的?第三,当时的中药店只买了没有字的裸板“龙骨”,根本不想要字,所以当中间人收走了题字的骨头后,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运气不好,不得不把字迹刮掉,然后卖给药房。与王几乎同时代的金石学大家王相先生也证实了王偶然发现甲骨文的说法不能成立,这只是道听途说。

孟广辉首次发现甲骨文

李说,即使王在1899年偶然发现甲骨,也有记载表明甲骨是在1898年的前一年发现的,并初步确定了年代。这个人就是孟广辉。

根据王翔1935年出版的《印石石》记载,安阳殷墟小屯村的农民早就在他们的农耕中发现了甲骨文。这些甲骨不仅当地人不知道,就连经常来小屯村购买文物的古董商也不允许购买,直到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魏县古董商范寿轩在天津出售古代文物。孟广辉接过甲骨,向孟广辉和他自己请教。孟广辉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古老简单的政策,并敦促他购买它们。次年(1899年)秋天,范寿轩从小屯买了一批甲骨,带到天津。他请自己和孟广辉以一两两银子的价格挑,但两人都不富裕,所以他不得不尽力去买一些。剩下的甲骨被范守宣带到王,王以每字22两的高价买下了这批甲骨。

由此,王不仅在孟广辉之后找到了甲骨,而且还买下了孟广辉选择留下的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