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在宋徽宗赵霁,一幅名为“千字文”的淡金色书法在深圳以1.4亿元售出。接着,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山·郭林说,在宋徽宗只有一件薄薄的黄金“千字文”,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在深圳拍摄的作品应该是赝品或复制品。这句话一出口,收藏界就一片哗然。拍卖商急忙解释道:“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是手卷,我们的物品是相册。尽管内容都是用“成千上万个字符”写的,但形式却完全不同。与此同时,他还说,吴湖帆、徐邦达、郭沫若等著名艺术家的邮票也被用作证据,不会有假货。

拍卖市场的真假场景早已被藏人所习惯。有人指出,如果这是一个真正的宋徽宗,1.4亿太便宜了!

执政25年后,宋徽宗和赵霁受到了政治上的批评,但他们都是著名的艺术家。古往今来,有许多皇帝在玩东西时失去了雄心,但就艺术造诣而言,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后世的鉴赏家从来不吝啬对宋徽宗作品的赞美。他的书法造诣甚至可以和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相媲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金笔《千字文》堪称赵霁的杰作。

赵霁将艺术家的地位提升到历史最高

宋徽宗·赵霁生于北宋(1082年)的元丰。父亲宋神宗梦见南唐后主李煜来拜见他。此后,世人也认为惠宗赵霁“千古词帝”李煜的影子太多了。赵霁一生都擅长书画。他推动了官方画院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艺术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皇帝的材料。

北宋傅园统治的第三年(1100年),宋哲宗因病去世,没有孩子。他的弟弟段王赵霁在太后的领导下继承了这一伟大的秩序。宰相张盾曾反对:“段王轻佻,不能治天下。”如前所述,宋徽宗登基后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书法和绘画上。

在宋徽宗统治时期,他提倡一种温柔可爱的绘画风格。他擅长画竹子、羽毛,偶尔也画风景。他画的花和植物能够在不同的季节描绘出特定的情绪。他的艺术成就在花鸟画中是最高的。他画鸟和麻雀,经常用生漆作画龙点睛之笔,红小豆在纸和丝绸上的投影非常生动。明清时期,许多帝王都曾先后收藏过工笔山水“芙蓉锦凤”。他的绘画中经常以鹤为题材,如《瑞鹤图》和《姚庄纵鹤图》。惠宗视花鸟画为天地之精华,具有“粉饰太平,文明世界”的功能。他把他的花鸟画收藏在一本叫《宣和瑞兰》的书里。

宋徽宗一生中有许多作品。仅宣和瑞兰一地就有1000本书,总数超过15000本。加上其他记录,总数是惊人的,相当于几十个画家一生的作品。事实上,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宣和画院的一群画家写的。只有在当代,惠宗的作品很难区分真假。

宋徽宗统治时期,专门建立了皇家书画院和钢琴棋院。书画院校的文人一般分为文人和杂文文人。根据他们的考试成绩,他们每年都得到提升。一些杰出的青年学者甚至可以穿上《非子》和《于佩》,这两种服装只适合有六篇以上文章的官员。赵霁把画家的地位提升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位置。

他每年以绘画为科举考试科目,以诗歌为题,其中最受欢迎的题目是"藏在山中的古庙"和"踩花去马蹄香"。在“藏山寺”中获得第一名的画没有画任何寺庙和亭台楼阁,只有一个和尚在山涧里挑水。而在《踩花去马蹄香》中获得第一名的那幅画,只描绘了蝴蝶绕着马蹄飞翔。徽州皇帝的审美趣味超凡脱俗。

惠宗在20多岁时创造了“瘦金体”。

到了惠宗皇帝时,北宋的官藏书画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密官藏于始,盛于朝前一百次”。皇帝主持编纂了《宣和书谱》和《宣和花谱》,收录了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赵孟頫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得到几行真正的古文字,你就能在世界上出名!只有遵循法律,一个人才能变得神圣。”作为天子,宋徽宗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书画,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收藏家。根据中国通史,他是除四大书法家之外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水平不亚于盛唐草书家张旭和怀素。

惠宗·赵霁早年研究过薛姬、黄庭坚,加入了褚遂良的家庭,并经常邀请米妃来讨论书法的精髓。他擅长瘦金和草书,这是他结合前人的经验创造出来的。薄金书意味着漂亮的书是由黄金制成的,有着丰富而高贵的含义。它也夸耀自己的力量。它的特点是薄、直、直,水平图上有一个钩,垂直图上有一个尖,左边有一把匕首,右边有一把小刀,还有一个细长的垂直钩。赵孟頫马上说:“所谓金身薄,天骨美,味美宜人,你若用心去玩,信不信由李重光(李煜),你才是真正的对得起!”

宋代以前,书画很少结合。北宋初期的画家,如郭、李、赵灵让等都有自己的签名或日期。最早提倡题画诗的苏轼认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真正把书与画结合起来的是宋徽宗。写大字时,金箔很容易显得空空如也,但写小字时,金箔就显得灵巧而精致了。赵霁在碑文和手稿中广泛使用金箔,并在他感兴趣的时候即兴创作,尤其是在工笔花鸟画中。

在北宋的钱币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莫过于宋徽宗《金匮要略》中的“冲童宁宝”和“大官鲍彤”。一些后来的出版物的标题或对名胜古迹的描述也常用于薄金,如台湾季刊《紫禁城》(微博)的刊头上的题字。我们今天的仿宋风格也是从薄金体的转变演变而来的。

尽管疏金书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历代并未受到重视。第一,因为惠帝的地位不好,第二,他的书法太贫乏,违背了传统的柔美和温柔,导致今天很少有真正的薄金继承人。难得的是,金章宗·婉言璟是宋徽宗纤瘦金身的超级粉丝。完颜璟的母亲是安徽省的一个女儿。事实上,赵霁仍然是婉言璟的祖父。《归心杂事》记载了章宗的书画作品“师法宣和”和“晋国的法度和文物,而明昌(年号)是最受欢迎的金朝用武力征服了大宋,但惠宗用书法影响了后来的皇帝。

宋徽宗传世的疏金书法有《风霜二首》、《夏诗》、《欧阳询张寒后记》等。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是赵霁在崇宁三年(1104年)写的金笔《千言》。今年,宋徽宗才23岁,这一时期已经是他的瘦金书法的成熟期。这具薄薄的金身《千字文》是赵霁赠给宦官童贯的一件书法作品,以奖励他的战功。

薄金体《千字文》是赵霁授予童贯的书法作品

历史上,童贯被称为“北宋六贼”。虽然他是太监,但他有权支持士兵。在惠宗皇帝统治期间,他不断被提升为国王,这都与惠宗皇帝对绘画和书法的爱好有关。

历史上,宦官童贯“生来就有十几个族长。他又大又大,看起来很棒。他的皮肤和骨骼像铁一样坚硬”。他留着小胡子,充满阳刚之气。他不像太监,他“慷慨大方”。他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了四年。他20多岁才进宫。早年,他跟随李习安往返于前线。然而,20多年来,他没有机会在皇宫里露面。童贯在惠宗时已经48岁了。

惠帝继位后,在杭州设立明、金两局。作为一名官员,童贯在江南为皇帝收集精美的物品。结果,他遇到了被王安石新法弹劾住在这里的蔡京。蔡京贿赂童贯日夜陪他玩。童贯将画轴、扇带、名人字画及蔡京题字等送到皇宫供徽州皇帝欣赏,并极力推荐蔡京。宋徽宗很欣赏蔡京的才华,花了2万元从别人那里买了一把蔡京的碑文。二十万元大约相当于当时一个家庭一年的开销。

蔡京很快就能回到北京。在崇宁的第二年(1103年),他尽最大努力推荐童贯党剑军进攻西北的羌人,为他提供了建立自己的军事功勋的机会。北宋时期,宦官掌管士兵的情况并不少见。卓有成效的宦官经常被用来长期守卫西夏前线。例如,李湘与原来的巡察相同,并下令国防特使守卫西河20多年。

当童贯的军队到达黄川时,碰巧宋都的太乙宫着火了。惠宗认为这是来自天堂的警告信号,不应该使用刀剑。他命令童贯回到部队。但此时战斗机已经成熟,童贯急于建功立业,断然决定不奉圣旨。读完法令后,他把它折叠起来,塞进靴子里。当王侯问及将军时,童贯漫不经心地说:“我成功了。”从那以后,宋军继续向西推进,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崇宁三年(1104年),童贯因工作调动到武康军。惠宗亲笔题写了“千字文”并赏赐给童贯。这是藏在上海博物馆的作品。“钱文子”细金,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朱丝边柱,白字。这些字符的大小很大,有一条交叉线,前后各有一百行。题词为“崇宁市沈嘉宣和殿书赠童贯”。

惠宗的“钱文子”薄金是清代甘龙收藏的。收藏家甘龙在上面庄严地印上了“甘龙皇家园林珍品”之一,并将这件作品记录在《史记·列传》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宋徽宗是亡国之王,他的作品在甘龙皇帝的收藏中是罕见的,而这种书法更是罕见。继甘龙之后,“嘉庆之宝”、“宣彤之宝”、“安义周氏之宝”等印章相继问世,成为流传有序的不朽杰作。

当代著名书法家曹宝麟称赞这部作品为“奇书”,并认为:“除了书写能力较弱之外,疏金书法的各种特色已基本确立。他的书法精妙,即使薛的书法稍有变化,也充分体现了他(宋徽宗)的书法智慧。这本书的风格一确定下来,他就越来越善于以人为本。他的书法变得越来越生动,他的写作技巧也逐渐增强

20世纪50年代,书法被列入上海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钟胤兰认为,说它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言过其实。

童贯得到了徽州皇帝的赏识,并为突破四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被破格提拔为景福堂的使者和香洲的观察员。郑和元年(1111年),童贯入太尉,领导枢密院。他也是第一个主持枢密院的太监。他称蔡京为“公众人物”,童贯为“公众人物”。

宣和七年(1125年),童贯收复了整个燕国,被封为郡王,控制了一个重要的军镇的边境,成为仅次于皇帝的第二号军政长官,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宦官君主。童贯得到了皇帝无与伦比的宠爱,连蔡京也很嫉妒。

童贯执掌军权已有20年,重视军中将领,但他傲慢自大。他树敌很多。他武断而尖刻。他毫不犹豫地建立和消灭对手。许多朝臣也不喜欢他,因为他作为太监的特殊地位。关于童贯破坏辽边区的政策和作战能力,后世众说纷纭,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平民化难”的直接责任人。

惠宗退守后,秦宗即位后三次降职,甚至以“十大罪状”上诉。监察御史张程锋到南雄追捕童贯,谎称有上谕送茶送药,并要求童贯回京担任要职。童贯相信了。张成趁童贯跪着受圣旨,派人砍了他的头。在汴京,童贯的头被高高吊起,在京城引起轰动。

“我可以做任何事,但我不能成为国王。”

宣和七年(1125年),晋军大举南进。晋军统帅率领的东路军,在北宋起义军将领郭的直接指挥下,攻占了汴京。12月,宋徽宗宣布退位,让位给他的儿子赵桓(秦宗),他自称“太傲慢”,匆忙逃到安徽。靖康元年(1126年),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刚击退,返回北方。宋徽宗回到了北方。年底,金兵再次南下攻破汴京。

次年春,护送惠帝和秦帝,以及数以千计的后妃和官员,以及教民间音乐家,珍宝和玩具,皇家藏书,到北方。京都被掠夺,北宋灭亡。历史称之为“靖康之变”。

此时的浪漫皇帝赵霁的后宫有一万多名漂亮的女人,32个孩子和34个女人。80岁的蔡京被军队开除了。在他流亡的路上,人们没有卖给他一碗汤和一顿饭。结果,他没有棺材就饿死了。蔡京历经三代,一生被罢黜四次,被使用四次。然而,惠宗对他的欣赏是一贯的。他们艺术上的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后人回避了他的奸臣身份,否定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在护送途中,宋徽宗受到了侮辱:金人带走了他心爱的公主;他被命令和赵桓一起去金太祖的阿古塔神庙哀悼。他被贬为浑德侯,被囚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54岁的宋徽宗在五国城受尽折磨而死。临死前,他秘密派人到南宋求救。

在他的一生中,惠宗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球员。他之所以使用《高俅》一书,只是因为他是蹴鞠大师。这个后宫有3000名美女,但她们乔装在妓院里徘徊。北京的名妓李世石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他痴迷于道教,称自己为“道君的领袖和皇帝”。华师港的灾难加速了北宋的内乱。金人掠夺北宋的金银,惠帝不为所动。然而,当他收集的字画珍品中毒时,他不禁黯然神伤。《宋史》对宋徽宗的评价是:“自古以来,人们玩东西就失去了志气。他们沉迷于性已经失去了他们的野心。他们很少死亡。回族非常罕见。因此,他们特别准备放弃。”元朝时,脱脱写《宋徽宗纪》的时候,他扔了一支笔,叹道:“宋徽宗无所不能,但不能为耳!”

著名的“千字文”

钱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这是一篇由1000个不同的字组成的四字骈文,从盘古的天地分离到自然现象,再到诗歌和书法礼仪等等。它的内容不受限制,包罗万象。历史上,梁武帝命令人们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挑出1000个不同的词。每个单词都教会了王子,但是它又脏又难记。于是,他命令文学侍郎周兴嗣将这1000字汇编成易于理解的启蒙读物,于是这1000字的文本就产生了。全文除了两次出现干净的文字外,没有重复,对仗工整,文采惊人,使人独树一帜。

从宋明到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和“百家姓”构成了中国最基本的“三十万”启蒙读物。胡适说,他从五岁起就读过“天地是暗黄色的,宇宙是广阔的”这句话。当了十年大学教授后,他仍然不明白上面两个字的意思。

此后,试卷号、商户账号和大部分书号都按照“千字”的词序排列。成千上万的字符也影响了海外,出现在日语,韩语,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等。

“千字文”因取材于王羲之的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书法密切相关。自隋唐以来,历代著名书法家都以不同的风格传书《千字文》,而惠宗的《真草两千字文》则是历史上著名的作品。“万字草书”记载于清代的《史记·宝鸡》。整篇文章有三丈多长,用金云龙纸印刷。它现在保存在辽宁省博物馆。“真书千字文”(薄金“千字文”)现藏上海博物馆。2012年1月2日,在宋徽宗赵霁,一幅名为“千字文”的淡金色书法在深圳以1.4亿元售出。接着,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山·郭林说,在宋徽宗只有一件薄薄的黄金“千字文”,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在深圳拍摄的作品应该是赝品或复制品。这句话一出口,收藏界就一片哗然。拍卖商急忙解释道:“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是手卷,我们的物品是相册。尽管内容都是用“成千上万个字符”写的,但形式却完全不同。与此同时,他还说,吴湖帆、徐邦达、郭沫若等著名艺术家的邮票也被用作证据,不会有假货。

拍卖市场的真假场景早已被藏人所习惯。有人指出,如果这是一个真正的宋徽宗,1.4亿太便宜了!

执政25年后,宋徽宗和赵霁受到了政治上的批评,但他们都是著名的艺术家。古往今来,有许多皇帝在玩东西时失去了雄心,但就艺术造诣而言,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后世的鉴赏家从来不吝啬对宋徽宗作品的赞美。他的书法造诣甚至可以和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相媲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金笔《千字文》堪称赵霁的杰作。

赵霁将艺术家的地位提升到历史最高

宋徽宗·赵霁生于北宋(1082年)的元丰。父亲宋神宗梦见南唐后主李煜来拜见他。此后,世人也认为惠宗赵霁“千古词帝”李煜的影子太多了。赵霁一生都擅长书画。他推动了官方画院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艺术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皇帝的材料。

北宋傅园统治的第三年(1100年),宋哲宗因病去世,没有孩子。他的弟弟段王赵霁在太后的领导下继承了这一伟大的秩序。宰相张盾曾反对:“段王轻佻,不能治天下。”如前所述,宋徽宗登基后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书法和绘画上。

在宋徽宗统治时期,他提倡一种温柔可爱的绘画风格。他擅长画竹子、羽毛,偶尔也画风景。他画的花和植物能够在不同的季节描绘出特定的情绪。他的艺术成就在花鸟画中是最高的。他画鸟和麻雀,经常用生漆作画龙点睛之笔,红小豆在纸和丝绸上的投影非常生动。明清时期,许多帝王都曾先后收藏过工笔山水“芙蓉锦凤”。他的绘画中经常以鹤为题材,如《瑞鹤图》和《姚庄纵鹤图》。惠宗视花鸟画为天地之精华,具有“粉饰太平,文明世界”的功能。他把他的花鸟画收藏在一本叫《宣和瑞兰》的书里。

宋徽宗一生中有许多作品。仅宣和瑞兰一地就有1000本书,总数超过15000本。加上其他记录,总数是惊人的,相当于几十个画家一生的作品。事实上,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宣和画院的一群画家写的。只有在当代,惠宗的作品很难区分真假。

宋徽宗统治时期,专门建立了皇家书画院和钢琴棋院。书画院校的文人一般分为文人和杂文文人。根据他们的考试成绩,他们每年都得到提升。一些杰出的青年学者甚至可以穿上《非子》和《于佩》,这两种服装只适合有六篇以上文章的官员。赵霁把画家的地位提升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位置。

他每年都以绘画为科举考试科目,以诗歌为题,其中最受欢迎的题目是“西藏古寺庙在山上”和“踩花去马蹄香”。在“藏山寺”中获得第一名的画没有画任何寺庙和亭台楼阁,只有一个和尚在山涧里挑水。而在《踩花去马蹄香》中获得第一名的那幅画,只描绘了蝴蝶绕着马蹄飞翔。徽州皇帝的审美趣味超凡脱俗。

惠宗在20多岁时创造了“瘦金体”。

到了惠宗皇帝时,北宋的官藏书画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密官藏于始,盛于朝前一百次”。皇帝主持编纂了《宣和书谱》和《宣和花谱》,收录了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赵孟頫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得到几行真正的古文字,你就能在世界上出名!只有遵循法律,一个人才能变得神圣。”作为天子,宋徽宗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书画,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收藏家。根据中国通史,他是除四大书法家之外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水平不亚于盛唐草书家张旭和怀素。

惠宗·赵霁早年研究过薛姬、黄庭坚,加入了褚遂良的家庭,并经常邀请米妃来讨论书法的精髓。他擅长瘦金和草书,这是他结合前人的经验创造出来的。薄金书意味着漂亮的书是由黄金制成的,有着丰富而高贵的含义。它也夸耀自己的力量。它的特点是薄、直、直,水平图上有一个钩,垂直图上有一个尖,左边有一把匕首,右边有一把小刀,还有一个细长的垂直钩。赵孟頫马上说:“所谓金身薄,天骨美,味美宜人,如果你用心去玩,无论你信不信李重光(李煜),你都是名副其实的!”

宋代以前,书画很少结合。北宋初期的画家,如郭、李、赵灵让等都有自己的签名或日期。最早提倡题画诗的苏轼认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真正把书与画结合起来的是宋徽宗。写大字时,金箔很容易显得空空如也,但写小字时,金箔就显得灵巧而精致了。赵霁在碑文和手稿中广泛使用金箔,并在他感兴趣的时候即兴创作,尤其是在工笔花鸟画中。

在北宋的钱币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莫过于宋徽宗《金匮要略》中的“冲童宁宝”和“大官鲍彤”。一些后来的出版物的标题或对名胜古迹的描述也常用于薄金,如台湾季刊《紫禁城》(微博)的刊头上的题字。我们今天的仿宋风格也是从薄金体的转变演变而来的。

尽管疏金书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历代并未受到重视。第一,因为惠帝的地位不好,第二,他的书法太贫乏,违背了传统的柔美和温柔,导致今天很少有真正的薄金继承人。难得的是,金章宗·婉言璟是宋徽宗纤瘦金身的超级粉丝。完颜璟的母亲是安徽省的一个女儿。事实上,赵霁仍然是婉言璟的祖父。《归心杂事》记载了章宗的书画作品“师法宣和”和“晋国的法度和文物,而明昌(年号)是最受欢迎的金朝用武力征服了大宋,但惠宗用书法影响了后来的皇帝。

宋徽宗传世的疏金书法有《风霜二首》、《夏诗》、《欧阳询张寒后记》等。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是赵霁在崇宁三年(1104年)写的金笔《千言》。今年,宋徽宗才23岁,这一时期已经是他的瘦金书法的成熟期。这具薄薄的金身《千字文》是赵霁赠给宦官童贯的一件书法作品,以奖励他的战功。

薄金体《千字文》是赵霁授予童贯的书法作品

历史上,童贯被称为“北宋六贼”。虽然他是太监,但他有权支持士兵。在惠宗皇帝统治期间,他不断被提升为国王,这都与惠宗皇帝对绘画和书法的爱好有关。

历史上,宦官童贯“生来就有十几个族长。他又大又大,看起来很棒。他的皮肤和骨骼像铁一样坚硬”。他留着小胡子,充满阳刚之气。他不像太监,他“慷慨大方”。他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了四年。他20多岁才进宫。早年,他跟随李习安往返于前线。然而,20多年来,他没有机会在皇宫里露面。童贯在惠宗时已经48岁了。

惠帝继位后,在杭州设立明、金两局。作为一名官员,童贯在江南为皇帝收集精美的物品。结果,他遇到了被王安石新法弹劾住在这里的蔡京。蔡京贿赂童贯日夜陪他玩。童贯将画轴、扇带、名人字画及蔡京题字等送到皇宫供徽州皇帝欣赏,并极力推荐蔡京。宋徽宗很欣赏蔡京的才华,花了2万元从别人那里买了一把蔡京的碑文。二十万元大约相当于当时一个家庭一年的开销。

蔡京很快就能回到北京。在崇宁的第二年(1103年),他尽最大努力推荐童贯党剑军进攻西北的羌人,为他提供了建立自己的军事功勋的机会。北宋时期,宦官掌管士兵的情况并不少见。卓有成效的宦官经常被用来长期守卫西夏前线。例如,李湘与原来的巡察相同,并下令国防特使守卫西河20多年。

当童贯的军队到达黄川时,碰巧宋都的太乙宫着火了。惠宗认为这是来自天堂的警告信号,不应该使用刀剑。他命令童贯回到部队。但此时战斗机已经成熟,童贯急于建功立业,断然决定不奉圣旨。读完法令后,他把它折叠起来,塞进靴子里。当王侯问及将军时,童贯漫不经心地说:“我成功了。”从那以后,宋军继续向西推进,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崇宁三年(1104年),童贯因工作调动到武康军。惠宗亲笔题写了“千字文”并赏赐给童贯。这是藏在上海博物馆的作品。“钱文子”细金,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朱丝边柱,白字。这些字符的大小很大,有一条交叉线,前后各有一百行。题词为“崇宁市沈嘉宣和殿书赠童贯”。

惠宗的“钱文子”薄金是清代甘龙收藏的。收藏家甘龙在上面庄严地印上了“甘龙皇家园林珍品”之一,并将这件作品记录在《史记·列传》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宋徽宗是亡国之王,他的作品在甘龙皇帝的收藏中是罕见的,而这种书法更是罕见。继甘龙之后,“嘉庆之宝”、“宣彤之宝”、“安义周氏之宝”等印章相继问世,成为流传有序的不朽杰作。

当代著名书法家曹宝麟称赞这部作品为“奇书”,并认为:“除了书写能力较弱之外,疏金书法的各种特色已基本确立。他的书法精妙,即使薛的书法稍有变化,也充分体现了他(宋徽宗)的书法智慧。这本书的风格一确定下来,他就越来越善于以人为本。他的书法变得越来越生动,他的写作技巧也逐渐增强

20世纪50年代,书法被列入上海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钟胤兰认为,说它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言过其实。

童贯得到了徽州皇帝的赏识,并为突破四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被破格提拔为景福堂的使者和香洲的观察员。郑和元年(1111年),童贯入太尉,领导枢密院。他也是第一个主持枢密院的太监。他称蔡京为“公众人物”,童贯为“公众人物”。

宣和七年(1125年),童贯收复了整个燕国,被封为郡王,控制了一个重要的军镇的边境,成为仅次于皇帝的第二号军政长官,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宦官君主。童贯得到了皇帝无与伦比的宠爱,连蔡京也很嫉妒。

童贯执掌军权已有20年,重视军中将领,但他傲慢自大。他树敌很多。他武断而尖刻。他毫不犹豫地建立和消灭对手。许多朝臣也不喜欢他,因为他作为太监的特殊地位。关于童贯破坏辽边区的政策和作战能力,后世众说纷纭,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平民化难”的直接责任人。

惠宗退守后,秦宗即位后三次降职,甚至以“十大罪状”上诉。监察御史张程锋到南雄追捕童贯,谎称有上谕送茶送药,并要求童贯回京担任要职。童贯相信了。张成趁童贯跪着受圣旨,派人砍了他的头。在汴京,童贯的头被高高吊起,在京城引起轰动。

“我可以做任何事,但我不能成为国王。”

宣和七年(1125年),晋军大举南进。晋军统帅率领的东路军,在北宋起义军将领郭的直接指挥下,攻占了汴京。12月,宋徽宗宣布退位,让位给他的儿子赵桓(秦宗),他自称“太傲慢”,匆忙逃到安徽。靖康元年(1126年),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刚击退,返回北方。宋徽宗回到了北方。年底,金兵再次南下攻破汴京。

次年春,护送惠帝和秦帝,以及数以千计的后妃和官员,以及教民间音乐家,珍宝和玩具,皇家藏书,到北方。京都被掠夺,北宋灭亡。历史称之为“靖康之变”。

此时的浪漫皇帝赵霁的后宫有一万多名漂亮的女人,32个孩子和34个女人。80岁的蔡京被军队开除了。在他流亡的路上,人们没有卖给他一碗汤和一顿饭。结果,他没有棺材就饿死了。蔡京历经三代,一生被罢黜四次,被使用四次。然而,惠宗对他的欣赏是一贯的。他们艺术上的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后人回避了他的奸臣身份,否定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在护送途中,宋徽宗受到了侮辱:金人带走了他心爱的公主;他被命令和赵桓一起去金太祖的阿古塔神庙哀悼。他被贬为浑德侯,被囚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54岁的宋徽宗在五国城受尽折磨而死。临死前,他秘密派人到南宋求救。

在他的一生中,惠宗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球员。他之所以使用《高俅》一书,只是因为他是蹴鞠大师。这个后宫有3000名美女,但她们乔装在妓院里徘徊。北京的名妓李世石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他痴迷于道教,称自己为“道君的领袖和皇帝”。华师港的灾难加速了北宋的内乱。金人掠夺北宋的金银,惠帝不为所动。然而,当他收集的字画珍品中毒时,他不禁黯然神伤。《宋史》对宋徽宗的评价是:“自古以来,人们玩东西就失去了志气。他们沉迷于性已经失去了他们的野心。他们很少死亡。回族非常罕见。因此,他们特别准备放弃。”元朝时,脱脱写《宋徽宗纪》的时候,他扔了一支笔,叹道:“宋徽宗无所不能,但不能为耳!”

著名的“千字文”

钱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这是一篇由1000个不同的字组成的四字骈文,从盘古的天地分离到自然现象,再到诗歌和书法礼仪等等。它的内容不受限制,包罗万象。历史上,梁武帝命令人们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挑出1000个不同的词。每个单词都教会了王子,但是它又脏又难记。于是,他命令文学侍郎周兴嗣将这1000字汇编成易于理解的启蒙读物,于是这1000字的文本就产生了。全文除了两次出现干净的文字外,没有重复,对仗工整,文采惊人,使人独树一帜。

从宋明到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和“百家姓”构成了中国最基本的“三十万”启蒙读物。胡适说,他从五岁起就读过“天地是暗黄色的,宇宙是广阔的”这句话。当了十年大学教授后,他仍然不明白上面两个字的意思。

此后,试卷号、商户账号和大部分书号都按照“千字”的词序排列。成千上万的字符也影响了海外,出现在日语,韩语,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等。

“千字文”因取材于王羲之的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书法密切相关。自隋唐以来,历代著名书法家都以不同的风格传书《千字文》,而惠宗的《真草两千字文》则是历史上著名的作品。“万字草书”记载于清代的《史记·宝鸡》。整篇文章有三丈多长,用金云龙纸印刷。它现在保存在辽宁省博物馆。“真书千字文”(薄金“千字文”)现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