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庆来(1893.9.11 ~ 1969)是中国数学家,云南弥勒人,名叫狄植。1911年,他进入云南省高等学校学习,1913年他去比利时学习采矿。

1921年,熊庆来回国,先后在云南第一工业学校、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兼系主任。他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现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数学研究室、东南大学数学系、清华大学数学系等三所大学,以及《中国数学杂志》。他培养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如华、、吴达仁、庄、。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赵九章、钱伟长、彭、等也是熊庆来到清华大学后培养的学生。在此期间,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写作,编写了《高等数学分析》等10多种大学教材,这是当时第一本用中文编写的数学教材。

熊庆来在“功能理论”领域颇有建树。1932年,他首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后来,他在法国普旺加的激烈学院学习了两年数论。他获得了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并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学位的中国人。在此期间,熊庆来写了一篇论文“关于整函数和无穷极点的亚纯函数”。本文所定义的无穷极被数学界称为“熊的无穷极”或“熊定理”,这在世界数学史上已有记载,并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熊庆来作为一名学者,从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开始,就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他总是出钱帮助有培训前景的贫困学生。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能够出国深造,是因为他得到了熊庆来的资助。为了支持严济慈,熊庆来毫不犹豫地让他的妻子做一件裘皮大衣,以抵御经济困难时的严寒。当华是一个年轻人,他不能继续上学,因为他很穷。熊庆来在读了他的论文《论苏子举教授的五次幂方案不能成立》后,发现华是一个数学天才。他立即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在数学系图书馆做助理,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做助教,然后被直接提升为教授。他去英国留学。最后,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数学家。熊庆来既是千里马,又是伯乐。除了攀登数学研究领域的科学高峰之外,他还刻意帮助落后者自己攀登另一个数学高峰,为中国数学界创造了一个人才识别、热爱和教育的优良传统。他的洞察力和知识是中国科学家的典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熊庆来在苗云泰、龚、方国玉等人的推荐下,接受了云南省主席龙云担任云南大学校长的任命,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大云只有3所大学,39名教授,8名讲师和302名学生。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熊庆来利用抗战初期各方面人才的涌入,扩大人才库。聘请了187名专职教授和40名兼职教授,包括著名教授吴文藻、顾、白寿彝、褚图南、费孝通、吴云、、、、方国瑜。它还聘请了一些外国教授,使大云成为与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著名专家学者的又一聚集地。结果,教学质量跃居全国著名大学之列,并被收入《大英百科全书》。他将大云扩展为5所学院、18个系、3个专业,以及一所拥有1100多名学生的多学院、多学科综合大学。1939年,他创办了大云附属中学。他继续丰富他的计划。图书教学设备使图书馆能够收藏10多万册图书。每个科学系都有相对完善的实验室和标本资料室。医学院有附属医院和解剖室。农业学院有一个实验农场。数学系在东郊的凤凰山建立了一个天文台。工程学院有一个实习工厂。航空系有三架飞机,这在全国的高校中是罕见的。他亲自撰写了《云南大学校歌》,并制定了“诚实、正直、感性、易”的校训,要求每个学生做到诚实、正直、聪明,并具有强烈的学习精神。熊庆来担任国家主席的12年间,大云的工作井然有序,日新月异。这被认为是云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1949年,熊庆来在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时,他患了脑出血,右半身瘫痪。然而,他没有屈服于疾病。他以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左手写字,并努力参与数学研究。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在台湾当局的诱惑和威胁下,熊庆来毅然回国,成为研究员、学术委员、功能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全国政协委员。在毛时代,熊庆来“为祖国的学术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培养了两位享誉国际的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

这样一位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学者在“十年浩劫”中被打成“学术权威”和“华雄(罗庚)黑线”人物,遭受了无休止的批评和破坏,这是极其痛苦的。

1969年2月3日深夜,熊老在刺骨的寒风中死去,而未完成的“忏悔”在睡觉前仍躺在桌子上。因此,一代杰出的数学家以如此悲伤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而,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对中国数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1978年,他的冤案被证明是正确的。

“太华是雄伟的,从海上拔地千里;滇池是一个群山环抱的湖泊。卓在我的学校,与深刻。努力创新成为我们的员工;努力寻求真理,实现文明。”

熊庆来热爱教育,为中国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1930年,当他还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系主任时,他在一份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的名字。在了解到华的自学经历和数学天赋后,他毅然打破常规,邀请19岁的华到清华大学就读,她只受过初中教育。在熊庆来的培养下,华后来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是他的学生。在他70多岁的时候,虽然他已经瘫痪了,他也染上了疾病来指导两个研究生,即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

熊庆来珍惜和培养人才的高尚品格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和钦佩。早在1921年,当他还是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的教授时,他就发现一个叫刘光的学生很有才华,经常指导他读书和学习。后来,他和一位教刘光的教授共同赞助了贫困的刘光出国留学,并按时发给他生活费。有一次,熊庆来甚至卖掉了他的皮袍,把钱寄到了刘光。刘光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后,他经常深情地提到过去。他说,“教授十年后才卖给我毛皮长袍。当时,我感动得流泪了。这件事对我来说是难忘的,永远不会忘记。他多么关心我们这一代人,他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

今天,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清莱中学”在他的家乡弥勒县成立了。许多后来者正沿着熊庆来开辟的研究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