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字子,生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据《宋史·沈括传》记载,沈括“学识渊博,善于写作”。他写过天文学、地方志、法律和历法、音乐、医学和占卜方面的作品。”晚年(公元1086-1095年),他留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孟茜公园致力于写作,并成为“孟茜碧潭”(约公元1088年)和其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作品。

沈括对中国数学的杰出贡献主要是创造了“间隙积技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法)和“圆整技术”(给定圆的直径和高度求拱的弦长和弧长的方法)。“缺口积累技术”为数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从沈括开始,杨辉、朱世杰等人在其后的200-300年间对“堆垛问题”的研究都受到沈括的影响。他对“国际象棋游戏数”的研究隐含地使用了组合方法和指数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