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发源于德国南部的海林山麓,是欧洲第二大河流。它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其他国家,流入罗马尼亚苏里南附近的黑海。几千年来,许多诗人和音乐家热情地赞美和颂扬它。然而,在众多基于多瑙河的音乐作品中,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写于1867年的《蓝色多瑙河》是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作品。

“蓝色多瑙河”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1866年,奥地利在奥地利-奥地利战争中遭受了灾难性的失败。沉闷的空气笼罩着维也纳。为了改变市民的阴郁情绪,施特劳斯受维也纳男子合唱团协会的委托创作了这首华尔兹,它象征着维也纳生活的活力。它最初是一首合唱歌曲,后来被作者本人改编成管弦乐。这首华尔兹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因为它的真挚情感渗透了维也纳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它的旋律特别优美,它的风格健康而乐观。

音乐是维也纳华尔兹的形式,由前言、五首小华尔兹和结尾组成。序言分为两段。起初,小提琴轻柔的颤音让人们想起了迷蒙、宁静和宁静的多瑙河晨曦。在这种背景下,号角轻轻地吹出一个令人遐想的主题,仿佛多瑙河从沉睡中醒来。强度逐渐增加,就像东方的晨光一样,天空逐渐明亮起来。这优美的旋律使人想起如画的河边风景。在序曲的第二部分,音乐的节奏变得更快,华尔兹的节奏出现了,象征着在晨曦的沐浴下多瑙河新的一天的开始。音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活跃,导致了五个小华尔兹。

第一首华尔兹轻快活泼,充满活力。“春天来了,大地在笑,蜜蜂在嗡嗡叫,风在树梢吹着。“多瑙河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是多么美妙啊。这个主题是整首歌的灵魂,它清楚地反映了奥地利人乐观的精神。

第二支华尔兹有明显的回感,像波浪起伏,层层推进。然后,音乐突然从D大调变成了降大调。

在B大调,对比的主题表现在缓慢而轻快的节奏上,使音乐柔和而优雅,委婉而动人,仿佛春天的女孩带着微笑向我们走来。

第三首华尔兹由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材料组成。起初,它唱出优美的旋律,充满想象,“白云如网,飘在头上,鲜花遍地,在她脚下开放”,然后它变成了流动和舒适的旋律,呈现出一个狂欢的舞蹈场景。

在第四首华尔兹中,迷人而美丽的主题A和激动而活泼的主题B被衬托出一种陶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快乐心情。

第五首华尔兹是整个音乐的高潮。它采用抑扬顿挫的节奏,热烈欢腾,壮丽辉煌,进一步展现了春天回归大地的美丽景象。

有两种尾部:一种是合唱,尾部较短;一个是没有合唱,规模更大。在这里,第三、第二和第四首小圆舞曲的主题相继出现,然后序言的主旋律被重现,最后整个作品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完成。

《蓝色多瑙河》是一首兼具民族风格和高艺术品质的音乐。它精致无比,既有高雅的味道,又有流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