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蓝花

分类:草本花卉

科和属:植物区系中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管状花的紫草科微孔草属

花期:夏季和秋季

微孔草简介。是一种2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紫草科微草属。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及四川、云南、西藏和陕西部分地区,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油料植物。

微孔草富含γ-亚麻酸,是开发特色营养保健食品、保健食用油、新型化妆品和医药产品的理想原料。

微孔草的形态特征微孔草的茎高6-65厘米,直立或上升,通常基部有长或短的分枝,或无分枝,具刚毛,有时稀疏具糙伏毛。

微孔草茎的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椭圆形,狭椭圆形到宽披针形,长4-12厘米,宽0.7-4.4厘米,尖尖,渐细,顶部薄而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部叶中部有小的渐变,短柄到无柄,狭椭圆形或宽披针形,基部渐细,边缘饱满,两侧有短毛,底部沿中脉有刚毛,顶部有散布有基生板的刚毛。

微孔草花序紧密,直径0.5-1.5厘米,有时稍拉长,长达2厘米,顶端茎和无叶枝,基生苞片多叶,其它苞片小,长0.5-2毫米;花梗短,密被短糙伏毛;花萼长2毫米,果长3.5毫米,近基部5裂,裂片线形或狭三角形,外面疏生短柔毛和具糙伏毛,边缘密被短柔毛,里面短柔毛;花冠蓝或蓝紫色,檐口直径5-9(-11)毫米,无毛,裂片近圆形,管长2.5-3.8(-4)毫米,无毛,附属物低梯形或半月形,长约0.3毫米,无毛或短有毛。

小坚果呈椭圆形,长2-2.5毫米,宽1.8毫米,有小的肿瘤状突起和短毛。背孔位于背表面的中部和上部,又长又窄又圆,长1.5毫米,生活面位于腹表面的中心。

五月至九月开花。

微孔草的生态习性微孔草耐寒、抗旱、喜强光。它生长在高山草甸、林地、灌木和次生植被中,通常与一年生作物或2年生野生植物混合形成植物群落。这些社区没有与环境达到平衡,处于不稳定状态。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经常变化。随着原始物种的消失和新物种的入侵,微孔草的数量逐渐减少,有时从群落中消失。

微孔草通常不是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其优势度在7%到15%之间。作为次生演替初期植被的一员,它占据了有效的空间,成为高寒地区次生植被中生态适宜的物种得以生存。

微孔草栽培技术1。茎尖愈伤组织培养

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3mg/L+NAA0.2 mg/L+白糖3.0%和琼脂0.6%。培养基的酸碱度为5.8,培养温度为18-25℃,光照为每天12小时,光照为2000升,第一个有效节正常生长7天。

2.亚文化群

根据有效节数切下整株植株,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1/2MS+0.5毫克/升NAA+3.0%白糖+0.6%琼脂。通常,第9天产生第一个有效部分。

3.生根培养

当通过继代培养生长的无菌芽长到3-5厘米高时,将它们转移到1/2MS+1.0毫克/升IBA +2.0%白糖+0.7%琼脂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10天左右,幼根会出现,可以看到厚的块根形成。

4.试管苗移植

将形成厚块根的试管苗移植到温室中。栽培床铺有有机质含量高的森林土或草甸土。培养温度为15-20℃,土壤湿度为113%。大约120天后,块根生长并转移到地里进行栽培,种子在同一年收获。

5.田间栽培

按行距0.333米×0.125米栽培。周围有一米的保护线,被分成不同的地块。制定轮作方案,播种前处理土壤,控制杂草危害,提高种子产量。

微孔草组织培养中,育苗时间应与其生长发育节律同步。例如,通过在6月中下旬使用幼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将块根转移到温室中培养,在次年4月上旬将块根转移到田地中培养,并在当年收获种子。这样,在非生产季节进行组织培养繁殖和温室育苗,在生长季节进行种子生产,可以将田间生长期缩短一个生长季节。

微孔草的繁殖方式可以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实验证明微孔草种子的后熟期约为12个月,经过自然贮藏和预冷后可以打破休眠。

在相同温度下,贮藏12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比收获时高41%。在生产实践中,块根繁殖仍是主要方法。

微孔草是两年生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生长季节短,种子当年萌发后随块根越冬,第二年开花结果。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微孔草的快速繁殖,使种子每年都能收获。

微孔草的病害防治和田间管理

微孔草每年变绿后,幼苗均质化并变薄。如果密度太高,幼苗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种子繁殖,或者挖出一些块根晒干作为深加工原料。

其次,除草施肥,在微孔草苗3-4叶期人工拔除杂草一次。

害虫防治

在花期,三唑酮(triadimefon)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保证高产。

收获

当微孔草进入最终开花期时,茎开始变黄,覆盖种子的花萼大部分变黄,中间结果期的种子变成淡褐色,采收有利于提高微孔草的籽粒产量和品质。

收割后防雨,在包头打小捆,挂成人字形,就地晾晒,晾晒后及时脱粒。

应该注意的是,新收获的微孔草不能堆成大堆以防止发霉。

在风蚀严重的斜坡上,收割微孔草时应留高茬,以防止被风吹落在地上的微孔草种子被风吹走。

微孔草分布区位于陕西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中甸以北)、西藏东部和南部。

微孔草生长在海拔3000-4500米(青海和甘肃东部2000-3000米,陕西西南部1900米)的山坡草地、灌木下、森林边缘、河边的岩石草地、农田边缘或田野上。

微孔草也分布在锡金、尼泊尔、不丹和印度(东北部)。

微孔草的食疗或药用价值老园丁的医学信息和保健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都应咨询专业医务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最终的花卉保护任务:爱自己,从现实出发,听从医生的建议。对于疾病,我们不会粗心大意,拖延,放弃希望,勇敢地面对,用爱温暖宁静的世界,关爱内心的花田。

成药的

微孔草是传统的藏药。全草可用于治疗眼疾、痘苗和其他疾病。

微孔草种子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39.74%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富含矿物质营养;饼粕中粗蛋白含量达到23.96%。药理试验证明,植物油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具有防止血脂沉积、动脉粥样硬化、维持生物膜和血管内膜结构完整性、降低高脂血症的作用。

经济学

微孔草综合利用价值高,籽油提取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动物饲料。秸秆可以用作牲畜饲料。花是优质蜂蜜的来源,具有观赏价值。

微孔草种子含油量达到43.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39%,γ-亚麻酸含量为6.37%。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它是无毒的。

因此,微孔草籽油已成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含γ-亚麻酸的新型油源。

微孔草的功能、用途、保护和利用

微孔草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野生的,其自然资源非常有限。它过去在当地农田很常见,但是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它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一稀有资源。

人工栽培的研究

人工栽培技术的突破是微孔草商业化开发成功的关键。应根据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筛选和培育适合当地的高产抗病品种。

据调查,西藏变种。草地早熟禾是一种小型植物,花序集中,易于收获。它的种子含有31.4%的油和6.83%的γ-亚麻酸。可作为栽培试验材料。研究微孔草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合理施肥;通过微波、辐射和航空等高技术手段进行育种。

微孔秸秆油的提取

已经证明微孔草油可以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该方法操作温度为35-40℃,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不饱和脂肪酸,出油率高。要实现稀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避免使用小作坊式的采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