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者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写书办学校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冯秉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写书是令人欣慰的,但“希望拥有3000名优秀人才,并一起在巅峰深处寻找他们”更有价值。冯炳泉是我国著名的电子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也是新中国无线电电子学的创始人之一。

冯炳泉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16岁时,冯炳泉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成为物理系二年级16名学生之一。1935年,冯秉权在燕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5岁时,他成为岭南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从那以后,冯炳泉继续深造,在美国学习并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冯炳泉终于“咀嚼”掉了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研究生班担任无线电实验讲师。在许多学生的眼里,冯炳泉无疑是哈佛大学的一颗新星,前途光明。然而,冯秉权拒绝了国外的有利环境,毅然选择了回国。

1958年,冯炳泉主持了全国领先的模拟电子计算机的研究。然后,他主持了俄汉电子翻译机的开发。经过大量筛选,使用了3000个电子管、1000多个晶体管和140000个磁芯。这台机器在1960年国庆节成功地通过了测试。

1958年,冯炳泉还承担了重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重任。当时,该系只有一个电工教研室,那一年,除了招收四个专业的新生外,还有100多名尚未毕业的本科生被调去充实教师队伍。冯炳泉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不回避困难,努力带头开展科研项目。在过去的五年里,他先后教授过“电工基础”、“无线电基础”、“脉冲技术”、“电磁场理论”、“无线电传输设备”、“天线”、“初级计算机”、“振荡理论”和“声学基础”等课程。他写了一本书《高频传输线及其应用》,作为讲稿。这为无线电工程部的重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冯炳泉是大会主席团的成员。获国家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参与制定《1978-1985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1980年3月6日,冯秉权逝世。冯炳泉一生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繁荣,他把永芳放在了中国科学发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