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王永民在专家评审会议上介绍的“五位数”技术(信息照片)。新华社记者王成轩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有一种技术可以只用“字母键盘”准确有效地输入数千个汉字。推动汉字信息化的“王码五笔字型”的发明者叫王永民。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当代毕升”被授予“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记录、传播甚至分析逐渐被“字母键盘”所取代。然而,博大精深的汉字和字母输入法难以兼容,使得中国的信息处理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

为此,王永民创造了“形码设计的三原则和数学模型”和“汉字根周期表”,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汉字输入法,开创了计算机时代汉字应用的新时代。

1983年春节前,王永民用原英文键盘完成了36键汉字编码方案的计算机测试。不久,他得知台湾已经有了更先进的26键“仓颉码”输入方案,而他的方案是徒劳的。

王永民没有气馁,也没有放弃。在寒冷的冬天,在一个小旅馆里,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明了一个奇妙的方法,叫做“最后一个字符识别码”:将36键方案升级为25键方案,从而完成了汉字输入技术在世界上的“飞跃”。

多年来,中国专家学者为实现汉字信息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智发明了中国第一个用26个英文字母键“形音结合”编码汉字的技术方案。北京大学王竹溪教授选取了56个新部首,将数千个汉字“分解”成一系列“新部首”……王永民成为“王码五笔字型”的代表人物。

王永民说,如果“外国键盘”上的螺丝不动,安装了软件,键盘将成为一个高效实用的汉字“盲打”键盘。这是中国人民勇敢创新和为文化遗产而奋斗的结果。

记者了解到,现年70多岁的王永民将继续创新“王码五笔字型”,并将利用有趣的动画来确定关键位置。到那时,人们将能够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而不需要死记硬背和拆解汉字,使“形码”更容易普及,更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