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从事“两枚炸弹和一颗卫星”计划时,我们的国家缺乏物质基础,工业基础很差。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依靠一种精神来实现他们的国家目标和克服许多困难。在任何时候,精神都是支持事业发展的灵魂。”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香湾院士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再次哀叹。事实上,在过去两年中,他曾多次强调这一观点。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的精神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科学文化的核心。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进步的和当代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在不断丰富和丰富。它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专注于科学技术哲学的陆乃基教授说。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科学精神在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节点上一再被提及,科学精神的当代内涵是什么?论科研商业化和专业化的科学精神

“近年来,全球科研界一直面临着诚信问题。背景是科学研究的商业化和专业化。”南开大学前校长龚克分析说,在牛顿时代,人们做科学研究是出于兴趣,而且大多是基于个人,与经济效益无关。爱因斯坦时代也是如此。“今天,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发表的论文和科学研究的产出就混合着各种利益。我们能否坚持科学精神最本质的真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具体到中国,龚克认为我们的科技发展长期受到压制。当我们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落后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贫穷和虚弱,并想迎头赶上时,我们的国家就陷入了混乱。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科技工作者所想的是如何尽一切可能缩小技术差距,但在科学精神、科研伦理等方面的积累相对薄弱

“当我们今天谈论科学和技术时,我们都会想到具体的技术和知识。然而,长期以来,基于事实、基于实践检验、公开和可重复、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负责的科学精神的伦理要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龚克分析。他说,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要加强科学精神建设,但当时没有引起各方的重视。除了论证和理性,它还强调标准化。

杜祥万强调,科学精神的核心永远是追求真理,“在学习中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仍然有一些不健康的做法,如剽窃和欺骗,这些都违背了科学精神”。

当我第一次来中药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我们研究大楼的走廊上有两个标语:“三个老人”和“四个严格”。我现在印象非常深刻。”杜香婉被深深地感动了。“三长老”是“诚实的人,说实话,做诚实的事。“四严”是“严、正、严、严”。它强调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也强调创新。“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氢弹,但是这个国家需要氢弹,所以我们应该独立创新,依靠自己。新能源的使用现在涉及许多储能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也需要创新。”杜香湾说:“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未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今天强调的科学精神肯定不同于20世纪初现代科学首次进入中国时的精神。”卢乃基认为,在不同的时代,基于经验证据的科学精神的核心保持不变,但会有不同的特征。

陆乃机认为,中国的科学精神已经进入了继承和发展的新阶段。"除了实证主义和理性的内涵,科学精神还强调遵守规范."

他具体分析了规范包括宽容、理解、合作、自律和他律,是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的行为表现。“科学不同于形而上学和宗教信仰的原因是,科学承认它的易错性,这要求宽容和理解理解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同意见。此外,宽容和理解还意味着不同学科和科学家需要相互合作和依赖。”卢乃器说。

与此同时,卢乃器分析说,科学的社会影响正在增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命运,还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坚持诚实的底线。这是强调自律和他律的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家和国家的感觉是科学精神的中国特色

除了时代特征之外,专家认为科学精神还具有民族和民族特征。

"家和国家的感觉是中国特色科学精神的体现."据杜祥万说。

他回忆起“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的故事。“那些老科学家中有些是从国外回来的,有些是在国内接受培训的,但他们什么都做了。”杜向湾说:“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灾难,所以振兴中华的愿望尤为迫切,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杜向湾强调,虽然今天的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仍然需要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和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