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9月10日发布的2014年记录,韩春雨通过代表学生撰写论文获利,他打算组织学生买卖论文,并说服学生通过购买论文赚很多钱。

消息一出来,所有人又一次被吓了一跳--一个大学老师在和学生买卖论文时如此冷静,他还能再低一点吗?只能说,当科学精神缺失时,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一位老院士曾说,韩春雨事件是我国科研诚信体系的倒退,是从根本上缺乏科学精神的结果。这篇论文的出版再次证明,在韩春雨所谓的科学生涯中,甚至没有一点科学精神。这种缺失使得教师的道德、诚信、底线和科研规则显得可笑。因此,“客观欺诈”变得不可避免。

两年前,当人们争先恐后地讲述“非著名科学家”韩春雨的故事时,除了“重量级的成就”之外,他们更称赞他在贫困中观察科学、在绝望中坚持梦想、坐在板凳上忍受孤独的风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穷则坚持...这正是人们对科学精神的期望。但事实上,韩春雨今天的言行完全违背了科学精神。

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在论文发表之前,证明可重复性是科学家必须完成的工作,尊重实验数据和结果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但韩春雨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不仅不寻求真理,还说服他的学生利用写论文和做实验的时间来开餐馆和做生意。至于文凭,他买了一张纸。

没有实证主义——科学实验必须是可重复的,实证主义是科学的基石,没有实证主义,所有关于科学精神的讨论都是空洞的。然而,在韩春雨事件发生争议时,河北科技大学的相关领导多次表示,“实验有时是不可重复的”,“生物学中有太多不能重复的实验”,“你不能重复并不意味着别人不能重复”。

没有质疑的精神——起初,韩春雨的实验最终被许多科学家证实,它不能重复。面对挑战,他拒绝接受,并以各种理由不断搪塞和辩护。

没有理性精神——当批评的声音传来时,韩春雨认为“有人想伤害我”,“因为我动了别人的蛋糕,他们想陷害我”,“我和他们不在同一个圈子里,所以他们不赞成我。”这句话不是科学家应该有的,更不用说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了。

韩春雨喜欢用《喜剧之王》中的“事实上,我是科学家”这句话来表达他坎坷的成名之路——正如“龙服”坚持他的梦想并使他成为超级巨星一样,小人物的科学梦想将永远有光彩夺目的一天。但事实上,韩春雨的所作所为恰恰表明,背离科学精神的所谓“科学梦”只能玷污“科学”一词。

科学梦想将只属于那些真正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和坚持科学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