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

许多人会认为感冒是一件小事。只要吃两片感冒药。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地踏入了感冒药的“陷阱”。服用不当会降低药效,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陷阱”?如何正确服用感冒药?

首先,让我们看看在饮食中应该避免哪些错误。蜂蜜水不能作为感冒药,两者很容易“对抗”。蜂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所以很多感冒的人会同时喝蜂蜜水和服用感冒药,但事实上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蜂蜜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接近人血清浓度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钙、钾、锰、铜、铁、磷、葡萄糖、果糖、氧化酶、还原酶、淀粉酶、消化酶等。许多感冒药含有退热止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如蒯顼、肝康、感冒清等。对乙酰氨基酚会与蜂蜜中的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影响身体的吸收,降低药效。

因此,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开水服用,最好是将蜂蜜水和感冒药分开(4~6)小时。此外,含有蜂蜜的中成药,如止咳糖浆和川贝枇杷软膏,不应与上述感冒药一起服用。

此外,服感冒药后不能喝酒。医生通常建议患者在服用感冒药时不要饮酒,这不仅会影响药效,甚至会损害肝脏。一些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转化时会产生毒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需要与谷胱甘肽结合以降低毒性,而酒精会消耗大量的谷胱甘肽。如果缺乏谷胱甘肽,对乙酰氨基酚产生的代谢物会增加肝脏处理代谢物的压力,从而增加肝衰竭的风险。

此外,患者应控制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过量会损害肝脏。一般来说,儿童对乙酰氨基酚的摄入量应为(10 ~ 15)mg/kg/次,每4小时一次,每天最多4次,疗程不超过5天。3岁以下的婴儿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每次对乙酰氨基酚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0毫克,两次剂量之间的间隔不应少于6小时,每日最大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疗程不应超过3天。当患者服药时,他们可以根据药物说明书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当成年人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对乙酰氨基酚的总量应该少于500毫克。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顾海通进行了科学检查。该专家擅长发热、感冒、咳嗽、咽炎、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