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金勇先生题词为“郑高仁医,树树人”。题词中隐藏着2019年“浙江大学优秀医生特别奖”获得者的名字,还写着她高尚的医德和非凡的成就。

现在,郑淑已经88岁了,在她应该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年龄,她像往常一样坐在诊所里,沉浸在实验室里。

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实用癌症杂志》等十余种中英文专业杂志的主编或主编,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

向前移动时间之手。80多年前,郑叔敲开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门。

当时,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也叫广济医院。年轻的郑叔跟随他的母亲去就医。他看到许多病人与疾病抗争,看到“白大褂”来来去去。她觉得医生的职业是“令人惊奇的”,她暗暗地将自己的抱负放在心里:“成为一名医生,治愈伤员,拯救垂死的人。”

1949年,郑舒进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之一。当时,浙江大学医学院实行六年制,学生必须在理学院生物系学习三年,然后转到医学专业进行预备和临床研究。

那时候,郑叔班上的生物老师是著名的谭教授。当时谭刚从国外回来,生物教材都是英文的,“上这样的课是很训练的”。王忠桥,一位教解剖学的老师,从德国留学回来。“这很严格。只要他问一个问题,学生们必须立即回答。压力很大。”

在努力学习的日子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当郑舒谈到医学院女生在图书馆的空间时,他笑得眯起眼睛:“我们会把一小块人骨放在桌子上,这特别有用。”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些事情."有了这个信念,郑舒在寻求和学习方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1984年,时任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的郑舒前往世界另一端的美国求学。他站在乳腺癌专家伯纳德·费希尔面前,跟着他。

第一次见面时,费希尔问郑为什么来学习。医生郑舒描述了两个案例。1例为术后18年肿瘤再次复发。另一个案例是郑舒的好朋友。她的乳房肿瘤病变占据了一个小空间,但她在短时间内死于癌细胞的骨转移。郑淑告诉费希尔,她想知道为什么癌细胞在“冬眠”这么长时间后会“醒来”,为什么一些“小肿瘤”特别危险。

直到今天,关于癌细胞冬眠后苏醒和转移的研究仍在继续。费希尔当时无法立即回复,但渴望学习和实践的郑舒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操作中,郑舒的专业水准得到了费希尔的认可,因为他帮助费希尔准确、快速地找到了操作位置。"费希尔教授告诉我,如果你需要找到他,你可以直接敲进办公室。"郑叔说:“后来我才知道,很多人都怕他,只有我敢直接敲门。”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浙江省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很高。国家癌症防治办公室找到了在乳腺癌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郑淑,希望她能转而研究海宁嘉善地区死亡率极高的结直肠癌。郑舒与结直肠癌长达40年的持续“死亡斗争”开始了。她坦率地说,肠癌的研究非常困难,因为“它在胃里,肠道的结构非常复杂。当时没有结肠镜检查,只能找到直肠的这一部分”。

在研究开始时,郑淑带领团队到海宁和嘉善地区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在海宁血防站的帮助下,该团队从24万名30岁以上人群中筛选出4000多名患有肠息肉等疾病的高危结直肠癌患者,并通过手指检查和15厘米直肠镜逐一治愈。然而,郑树深知道这个高危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很高:“是这样吗?”

此后,在郑舒的领导下,海宁和嘉善的大肠癌筛查和随访工作逐渐形成一个体系。该小组对海宁每3年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通过早期预防和治疗,海宁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郑舒写了筛选的后续结果,并把文章带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经过两轮选拔,郑舒获得了第一名。她非常肯定这些数据的效果:“这些材料完全是从医学研究网站上积累下来的,这是非常珍贵的。”

为了彻底了解结直肠癌的病因,郑树和斯坦福大学自1982年以来对中国和美国的结直肠癌进行了为期3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并获得了关于高危险因素的问卷。随后,郑舒的团队将该问卷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整合,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定量高危因素序贯筛查方案”。这套计划为中国的结直肠癌研究提供了总体思路和研究计划。

媒体报道的“红烧鱼实验”也起源于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郑淑说,在做比较研究时,合作的美国研究人员选择了炸鸡食品作为实验,但在中国,考虑到海宁和嘉善这两个样本选择地的实际情况,她最终选择了红烧鱼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比较不同频率食用红烧鱼的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郑淑证实油炸动物脂肪蛋白是一种诱因。她补充道:“现在有些人扩展了这个结论,说所有油炸的东西都会导致肠癌,这是不准确的。”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专门研究肿瘤的郑淑也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推出了随访卡,为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开了一个好头。

随访是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1958年在上海学习期间,郑舒第一次看到了后续卡片。“当时的图案仍然是一张孔牌。应在相应的位置钻孔,以记录患者信息。”郑淑娇的跟进卡非常方便有效,所以他带了一张回去学习。此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逐步建立了与时俱进的随访系统,从病理切片登记到建立组织库,再到建立随访卡电子存储系统。该系统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康复,而且为肿瘤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

病人也非常支持与这个系统合作。一名患者前来询问郑舒,因为他无法接听后续电话。郑舒翻了翻随访卡,发现患者“已经手术25年了,但实际上并不需要随访”。但为了让他安心,郑叔要求医院再给他做一次登记。

手术刀是冷的,但医生总是有“体温”。1966年初,郑的医疗队到金华永康农村时,当地医生紧急邀请他们会诊。当她到达手术室时,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躺在手术台上,肚子很大,子宫上似乎有一个肌瘤,血管很粗,所以医生不敢用刀。

当地医生说这是一次切除子宫肌瘤的手术,但是郑书怡的检查发现病人体内有黄体,表明怀孕了。他坚称患者“患有子宫肌瘤,也有孩子”,并要求停止目前的手术。最后,考虑到非常有限的医疗条件,该女病人的手术改为了宫内解剖手术,由郑淑在妇产科医生的配合下完成。

"结果,一旦手术刀放下,它就看到了头发,那是一个孩子."不管事情过去了多长时间,郑叔讲这个故事时仍然会兴奋不已。“病人大量出血。麻醉师不停地喊。血压下降了,最后血压降到了零。心跳消失了。我很快和麻醉师一起给她进行了心肺复苏。幸运的是,心跳逐渐恢复,从而挽救了两人的生命。”

“每次想起这件事,我总是感到害怕,因为现场极其危险。它不仅使用了我对黄体的基本知识,还测试了我的急救知识。要成为一名医生,一个人必须扎实。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经历。”郑叔说道。

另一次下乡时,郑叔负责治疗一个患有先天性肠粘连的小女孩,但小女孩非常害怕手术,在给郑叔检查时经常假装没有患病。后来,郑淑静躲在小病人的床后观察,才彻底了解自己的症状,完成了手术。

回到杭州一年半后,小病人的母亲找到了坐在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的郑淑。原来,这位小病人的母亲经常路过杭州,每次来都去医院找郑淑。在郑叔被发现的那天,她非常高兴,给了郑叔一双布鞋表示感谢。鞋子的尺寸正好合适。

郑淑记得,一个小病人的母亲去看医生时,经常蹲在她的脚边,四处摸摸。那时,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当她拿到鞋子时,她才明白鞋子在测量尺寸。她急忙跑到医院对面买了一袋糖果作为礼物,但当她回到医院时,病人的母亲已经悄悄地离开了。

作为一名医学教授,郑舒不仅担心病人的身体,还担心如何为医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在经济困难时期,面对资金不足的困境,她千方百计周游世界,以提高尖端医学教材的短缺,并介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各种研究项目。单独拜访润润先生,说服他捐款建立润润逸夫爵士医院。

郑舒仍然记得在他去邵逸夫的路上,有一段相当惊险的经历。得知邵逸夫的家乡在浙江宁波,郑树林特地买了宁波特产芋头作为旅行前的礼物。然而,芋头有一个奇特的外表,看起来像一颗地雷。当他们到达港口时,安全人员进行了例行检查,发现了八个“类似地雷的东西”,并忙着询问他们。郑舒解释说,这是芋头,是给邵逸夫的礼物,已经公布了。

今天,郑树被认为是医学领域的“常青树”。她仍然带领学生做这个项目,并且还记得她在费希尔面前问的两个问题。接下来,她想继续研究导致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死亡和晚期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的分子机制。谈到专业领域,她头脑清晰。谈到这一点,侃侃没有忘记表达她对项目评估中年龄限制的不服气:“我今年88岁了,仍然是80后,我想做更多的科学研究。”

现在,“80后”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有趣。一大早,我就准时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要么在门诊,要么在进行多学科综合诊疗讨论,要么沉浸在实验室研究工作中。郑叔总是笑着说:“给我空间和时间,让我做研究,我最开心。”

——原标题:浙江大学郑淑:“80后”谁乐意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