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又名四步象,头像马,角像鹿,脖子像骆驼,尾巴像驴。这是中国稀有的受保护动物。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分布着181只麋鹿。工作人员的核心工作是保护麋鹿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在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前夕,记者采访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郭庚,向他解释了珍稀动物保护的价值。

正在吃东西的麋鹿

稀有动物是每个人经常提到的一个词。郭庚认为,作为珍稀动物,它们具有“珍稀、濒危、独特”的特征,即珍稀、濒危、独特。殊不知,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也是世界罕见的动物,曾经在中国消失过。通过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麋鹿是我国拯救濒危物种道路上的一个成功案例。作为中国野生动物“再引入保护”的一项救援工程,麋鹿回归祖国已经33年了。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郭庚做了介绍

“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受到尊重,不管它对人类有什么价值。为了让每一种生命形式都受到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道德原则的支配。”这段话来自1982年联合国第371号决议通过的《世界自然宪章》。郭庚认为,正如人与人之间有道德规范一样,人与自然之间也有一定的道德规范。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公园的动物墓碑呈多米诺骨牌状排列。每块墓碑上都刻有一个物种,从灭绝的到濒临灭绝的到活着的。在这个队列中,人类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

在公众眼中,保护珍稀动物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他们?当然,也许我们会说,这是因为它们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事实上,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从事动物保护30年的郭庚以麋鹿保护为例,从四个方面给了我们答案。

物种价值

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存在,有着解决生存问题的独特方式,是生物群落的一部分,并且拥有与人类同样的生存权利,它自己的价值,这与人类无关。然而,作为一种善于探索的动物——人类,我们仍在努力寻找一些联系。在麋鹿公园的麋鹿历史展览《麋鹿传说》中,一个奇怪的现象从一开始就向公众展示:麋鹿的进化几乎与人类的进化同步。在大约300万年的时间里,是什么样的时空“业力”创造了人类,一种灵长类物种,和麋鹿,一种有蹄类物种,在几乎相同的时间繁殖并生活在相同的土地上?生物学家可以研究这些活动的线索。

生态值

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把它视为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以保护麋鹿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保护麋鹿栖息的湿地环境,是唤醒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我国,为了保护大熊猫,已经建立了几十个自然保护区。与大熊猫有关的各种山地动物和植物也因此被纳入保护范围。这是旗舰物种的报道。下一步,随着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保护力度必将日益加强。鉴于湿地对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保护麋鹿及其栖息的湿地环境,保护一个物种及其生物群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护生物群落可以完全发展的生态系统,即生命群落。人类也包括在这个系统中,这就是为什么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文化和教育价值

麋鹿,一度从它的故乡灭绝,一度作为“海外流浪者”漂流到国外,近一个世纪后又回到了它的故乡。它的科学发现、本地灭绝和成功回归都与北京这个城市息息相关。在世界上5000多种哺乳动物中,麋鹿可能是经历过这种起伏的动物。古籍中有大量关于麋鹿的诗歌,仅唐诗中就有100多首。因此,我们将麋鹿视为活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播这一物种的同时,应该“化腐朽为神奇”,不断挖掘麋鹿的文化教育价值和文化形象。

替代价值

替代价值是一个物种在未来为我们提供某些利益的潜力。麋鹿是一种陆生草食偶蹄类哺乳动物,食性广泛,有100多种草适合食用,饲料转化率不低于普通家养草食动物。如此廉价而丰富的食物来源使得麋鹿成为发展新的家畜品种的最佳选择。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加,有可能使用药物、肉类、皮革甚至一些体育活动(如鹿跑节)。每一个物种,包括麋鹿,都是具有独特遗传特征的基因库。一旦在我们发现它的价值之前灭绝,我们的后代将失去选择和利用它的机会。

郭耿将世界物种多样性比作一个秘密的收藏,它储存了生命的潜在价值。他说,任何物种的消失就像撕下一页纸。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保护它们,当我们仅仅需要这一页信息来拯救我们自己和相关的生命系统时,我们将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