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典型科普图书奖

(1)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图书奖。它由英国皇家学会于1988年建立,每年评选一次。它主要用于奖励非专业人士和年轻人传播科学的优秀科学书籍。在不同时期,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因赞助者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安妮特科学图书奖”、“温顿科学图书奖”和“洞察投资科学图书奖”。该奖项分两轮评估。在第一轮中,成人审查小组将审查并确定6本入围书籍,在第二轮中,青年审查小组将根据入围名单讨论并选择1本最终获奖书籍。入围书籍和最终获奖书籍都有奖金。从2011年到2015年,入围的图书作者将获得1000英镑,最终获奖者将获得10000英镑,从2016年起,入围的图书作者将获得2500英镑,最终获奖者将获得25000英镑。

(2)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斯巴鲁杰出科学书籍奖“科学书籍和电影”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2005年设立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斯巴鲁科学图书杰出成就奖。每年评选一次,以鼓励创作和出版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的高质量科学书籍。获奖书籍分为四类:儿童科学图画书、中级科学书籍、青年科学书籍和实用科学书籍。评奖将由评奖小组根据四类图书的共同标准和四类图书的具体标准要求进行。每个类别将选出一部获奖的优秀书籍。获奖的作者可以获得一枚奖章和1000美元的奖励。该奖项一直由斯巴鲁汽车公司赞助。

(3)新西兰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新西兰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是由新西兰皇家学会于2009年设立的,每两年举办一次,以鼓励新西兰科普书籍的创作、出版和阅读。参与的书籍类型包括科学新理论、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科学家传记和自传、实用科学指南和有趣的科学知识集、科学小说、诗歌或戏剧等。在评选该奖项时,评审委员会将从所有参赛作品中选出5本书,并从中选出1本书。获奖作者将获得5000美元的现金奖励。奖金来自许多组织的赞助。

除了上述典型的科普图书奖,国外(主要是美国)也有一些科普图书奖。详见表1。

二、国外科普图书奖的典型特征

首先,大部分获奖者是社会组织,当务之急是结合各自的领域,突出各自的特点,从而繁荣该领域的科普创作,增强公众对该领域的了解。以美国为例,科学促进会、物理研究所和植物病理学研究所都充分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设立奖项。科学促进协会的奖项设置与2061项目密切相关。

二是获奖数量不要太多,要完整,要注重奖项的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上类别的科普图书奖,无论参赛人数多少,在最终奖项数量上都不大,入围人数也是可控的,最终奖项数量大多是1个。同时,大多数奖项都是年度奖项。这种从优中选优的连续授奖方式,对于树立奖项品牌、提高奖项含金量、获得社会认可以及促进奖项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激励主要是物质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由私人资本(公司、基金会等)提供。)。上述大多数科普图书奖都有现金奖励,有些有很高的配额,这对科普创作者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激励。吸收民间资本获奖已成为外国科普图书奖的常态。这些民间资本为科普图书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

三、对中国科普创作奖励的启示

中国的科普图书奖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并取得了成果。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创作和出版的繁荣与发展,乃至整个科普创作的繁荣与发展而言,上述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是鼓励设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普创作奖,促进各学科、各地区科普创作的繁荣发展。

科普创作的繁荣和发展需要依靠科学领域的创新人才。就美国而言,各种专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结合这一领域的学科发展,在协会和研究机构一级形成科学书籍和科普创作奖,并积极推动各种学科的科普创作。中国还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学会的资源优势,鼓励学会和协会设立该领域的科普创作奖,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促进创作的发展。同时,结合国家科普创作奖,在各省市设立相应的科普创作奖,形成多层次的科普创作奖和发展格局,推动形成遍地开花的科普创作良好发展态势。

二是合理规划奖项数量,加强品牌建设,创建高质量、可持续的科普创作奖。

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通常可以引领一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正如普利策奖被称为全球新闻界的风向标一样。皇家学会的科学图书奖在英国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物理学会的科学传播奖也在物理学的科普创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实现奖项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品牌建设尤为重要,尤其是获奖作品的社会认可。建议对我国科普创新奖进行系统设计,特别是奖项数量应体现含金量,奖项数量应科学合理设置。同时,还应包括奖项的分类设置、参与范围的合理规划和过程的严格控制。

三是创造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科普创作,促进全社会关注科普。

借鉴国外科普图书奖励模式,通过命名、赞助、战略合作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科普图书奖励,特别是与具有科技创新和科学传播基础的大型知名集团企业合作,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有效结合,激发科普创作热情,同时扩大奖励的社会影响力,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科普与产业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