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普是促进城市居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国家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重点任务之一。2012年,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造福人民的社区科普计划》,通过“奖补结合、奖补结合”的形式,促进社区科普事业更好地发展。为了全面了解“社区科普惠民计划”的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社区科普事业的发展,中国科普研究院于2012年在6个省(东、中、西部省)选择了24个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并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是“社区科普计划”明显改善了社区科普的工作条件和氛围。

总的来说,“社区科普惠民”项目的投入给社区科普工作带来了条件、方向和影响。

1.“社区科普计划”改善了社区科普的工作条件

根据调查结果,用于社区工作的资金普遍不足,用于科普工作的资金更少。部分国家科普示范社区科普工作年度经费不足1万元。“社区科普惠民工程”的奖励和补助资金,有效缓解了社区科普经费的不足。调查发现,大多数社区(约85%)已将一半资金投入改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配置或更新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电子显示屏等。硬件条件的改善明显促进了信息交流、活动、科普资料整理等科普工作的发展。一些社区(如四川的福琴社区)收回了他们租用的房子,并把它们变成了年轻人的科普活动室,因为他们得到了财政补贴。然而,江西某社区获得奖励和补助资金后,科普活动蓬勃开展,现有的地下迷信组织失去了市场,消失了。

2.《社区科普纲要》为社区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造福人民的社区科普计划”极大地调动了社区认真实施科普工作、争取奖励和补充的积极性。辽宁省鞍山市解放社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后,接待了几批前来学习经验的社区检查组。通过学习如何申报示范社区,这些检查组更加明确了如何做好社区科普工作,也为更多的社区更加重视科普工作,更加认真、积极地开展科普活动指明了方向。

3.“社区科普计划”提高了基层科学协会在社区中的影响力。

社区需要科普服务和基层科技协会的支持。然而,社区有一个广泛的工作领域和许多相应的部门。基层科协如何将科普融入社区工作,一直是科协面临的现实问题。《造福人民的社区科普计划》一经出台,就得到社区干部的认可,在社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显著提高了科普工作和基层科协组织在社区的影响力,有效推动了基层科协工作占据社区科普工作的位置。

4.“造福人民的社区科普计划”使社区科普工作有了更高的水平和品牌建设的可能性。它不仅改善了硬件条件,还促进了科普品牌建设。沈阳莱茵河畔社区有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秘书。他非常努力地普及科学。社区科普大学等活动做得很好。他已经接受了几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查。然而,社会的资本投资仍然非常稀缺。书记对一项好的科普工作的设想只是一座长期悬而未决的城堡。奖励和补贴资金到位后,社区腾空了几个房间,总面积达几百平方米,对科普设备的信息有了广泛的了解。准备建设一个“科普体验馆”,打造一个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真正的科普“示范”社区,形成一个能在一边制造噪音的品牌。

二、“社区科学计划”还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如果社会想要做好科普工作,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但仅仅是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好“社区科普惠民计划”的配套设计,使该计划更加高效、有效。从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的发展趋势来看,将科普融入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娱乐等方面,利用社会力量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发展方向和明智合理的选择。鉴于科普机制、模式和媒体(整合)的变化,如何提高科普团队的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科普资源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现实问题。

1.社区工作者对科普知识了解不够,对科普经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调查中,社区工作者反映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在社区科普工作中可以借鉴哪些经验、方法和技能,不知道在社区科普工作中需要什么硬件,需要谁,应该开展什么活动,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如果这些仅仅是由社区自己开发和积累的,那么效率就非常低,也没有必要。许多社区甚至对“大众科学”的理解非常有限,往往无法将大众科学与其他文化、娱乐和教育活动区分开来。因此,有必要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科普意识,总结和交流社区科普工作的经验。

同样的问题存在于如何更有效地使用2012年尚未使用的资金。许多社区反映他们“不会花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2.对社区科普资源贫乏来源的调查表明,社区获取科普资源的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科普的进一步发展和打造地方科普品牌的能力。大多数社区工作者报告说,他们难以收集科普宣传材料,因为他们不是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员,无法确保宣传内容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调查中,调查组提到“中国数字科技馆”可以提供数字科普资源,但大多数社区工作者并不了解。因此,有必要为社区科普提供更加丰富、易用的共享资源,并加强相关宣传。

3.“社区科学促进计划”缺乏对在社区科学促进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个人的激励。

“社区科普惠民工程”的奖励和补偿是为社区服务的,而社区科普工作者由于受到社区的奖励和补偿,无法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只能依靠他们的工作热情。“造福人民的社区科普计划”不仅是一个奖项,也是一个补充。应该考虑改善条件,组织更丰富的活动。二是用“奖”来刺激工作,调动社区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

4.“造福人民的社区科普计划”的覆盖面需要扩大

就全国9万个社区而言,目前的“社区科普计划”覆盖面窄、影响小,示范社区的“示范”功能相对较小。因此,应该适当扩大示范社区的数量,以便更多的社区能够看到“示范”并从中学习。

三。推荐

1.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科普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目前,一批科普示范社区已经为科普工作找到了一些更好的方法和技术,应该尽快进行调查、总结和提炼,这些方法和技术应该有效地推广到更多的社区。社区工作交流平台建设与社区科普工作者培训。

2.为社区科普资源提供更丰富的支持

一方面,应该开发一些高质量的科普资源“包”,供社区选择和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开发面向社区的科普资源工具包,使科普产品资源能够在流程中共享。

3.为社区科普提供更广泛的科普人才支持

建立适合社区科普工作的科普人才库,为社区选择和使用提供支持。积极推动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科技协会、媒体单位、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企事业单位和军事专业人员为社区科普提供志愿服务,加强对其科普培训和指导。

4 .鼓励社区科普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科普手段

鼓励社区科普工作更多地利用博客、微博等自我媒体,以及微信、飞信等新的即时通讯媒体手段,提高社区科普工作的效率。

5.加大“社区科普计划”的覆盖面,大力宣传社区科普工作的成效

建议在原有奖励和补贴额度的基础上扩大奖励和补贴的覆盖面。总结和评价获奖和补偿社区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在示范中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赵立新·正念、胡俊平、孟凡刚、黎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