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省取消近百个院士工作站的消息得到了许多媒体的赞扬。据报道,部分院士工作站因院士精力不足而被取消,自愿取消合作。一些院士工作站已经被撤销,因为他们没有真实的名字,即使是为了上市,装饰门面和筹款。

从去年6月中央和国家机关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出发,取消了院士工作站。《意见》明确规定:“每个未退休的院士不得超过一个院士工作站,退休的院士不得超过三名,每个工作站的院士专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得少于三个月。”为了落实《意见》,中国科学院立即要求院士提交院士使用工作站的信息,并积极纠正工作站数量超过规定数量的情况。

院士工作站将院士智慧与地方资源相结合,是地方人才招聘的重要手段。然而,太多是不够的。在一些地方,幼苗的生长导致了好坏参半。去年,有消息称,一位院士在当选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建立了80多个工作站。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根树枝结了几十个果实,果实肯定不会长得多。

院士最初是为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引入该地区的。院士工作站也有利于依托单位承接项目和提高水平。然而,对院士的过度追求也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引进院士。他们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一个萝卜几十个坑”,这叫做种植萝卜,但实际上是倒卖萝卜。

一些地方规定院士工作站可以作为政府项目的投标条件。有些企业填写院士姓名、团队和证书进行投标,而不通知院士。另一位院士刚刚当选,许多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立即上门建造工作站。在建了几个站之后,院士发现有些方向不符合他的专业,一些合作单位只想要一个院士的名字。

这绝不是一个例子。地方政府重视人才和科技的热情值得肯定,但重视人才并不意味着"尽可能多地引进院士"。院士的科研水平不错,但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人选。盲目崇拜院士不利于资源流向他们应该去的地方。依靠单位和学者应该互相检查,并再次与有助于科学研究和造福当地社区的项目合作。院士这把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

今后,在地方当局控制院士工作站数量的同时,还应引入精细化管理。例如,成本核算,拒绝简单地花钱,消除重复购买硬件和不必要的接收和发送的需要,以及将资金集中用于生产性科学研究。还应建立详细的责任制,明确专家、企业和政府的责任,确保工作站的动态运行,并建立退出机制。湖北省出台规定,将连续两次考试不合格的院士工作站除名,值得借鉴。有助于纠正学术界的功利主义和浮躁风气,能够挂上品牌,也能够收拾和清理不合格的院士工作站。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院士和专家“从事与其研究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取消各种没有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兼职和挂名工作。”在任何涉及利益交换的合作中,学术领导者都应该要求自己有高标准,拒绝简单地实现自己的学术声誉。应该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学者都是自律和务实的。许多学者称赞工作站的退出。让院士们继续以身作则,带头营造一个氛围明朗的科研环境。让院士工作站回归本色。

——原题:院士工作站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