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一方面,科普研究范围广,难以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科普工作的特殊国情使得国内科普研究无法很好地融入国际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然而,国际科普研究的一些理论成果也深刻影响了国内科普理论的发展,如缺失模型及其批判、用科学传播代替科普、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等。

一、近年来美国和英国科学传播研究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深化,发达国家的科学传播开始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等。如何加强对科学界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理解,评估科学传播的基础,加强科学传播人员之间的关系,促进相关学科方法的整合,建立循证科学传播已成为科学传播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美国科学院于2012年5月21日至22日和2013年9月23日至25日在华盛顿连续举办了两次科学交流论坛。该论坛是科学传播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其参与者是在该领域有重要影响或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在顶级杂志如《科学》和《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科学传播相关成果的学者。这一系列论坛对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构建了“科学传播”的理论框架。

目前,论坛的第一批论文集已经出版。文章包括科学传播科学、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政治环境中的科学传播、弥合科学与决策之间的代沟、科学传播的评价、处方药信息的传播、科学刚性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科学传播中价值与咨询的整合、影响信仰的科学传播整合模式、新媒体与科学信息的消费、重新审视科学与媒体之间的代沟:科学家作为公共传播者等。本文集中讨论了科学传播的复杂性、科学传播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科学与公众的评价、科学与媒体、科学传播等问题。一些观点和结论与国内情况相似,对我国科学传播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参考价值。例如,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公众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而是应该考虑公众知道什么,他们认为他们知道什么,他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时,如果科学传播要取得成功,还应该考虑不同受众的问题,包括利益集团、决策者、企业家和其他群体。科学和决策之间存在代沟,因此需要一个框架来弥合代沟。个人对信息的吸收和同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现有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因此在科学交流等方面也应注意价值观和信仰的重要性。

此外,英国科学学会于2013年5月16日至17日在伦敦召开的科学交流大会(也在2012年举行,2014年的论文写作已经开始)涵盖三个主题,即:(1)科学交流:强调科学交流的技巧;(2)探索科学传播:探索公众参与的热门话题;(3)发现科学传播:研究公众参与的相关案例等。会议涵盖了20多个主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非正规教育的渠道以及科学传播的未来。共有80多人发言。一些发言者讨论了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即传播什么、为什么传播、传播谁以及如何传播,并主张科学传播的目的不是教育,而是参与。科学传播中受众的细分和对科学传播中价值作用的更多关注;科学传播和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等。2012年会议的主题是影响,因此其主要讨论是评估在线参与的影响、评估在线游戏、评估科学咖啡馆等科学活动,以及科学传播者可以从大规模的国家行动中学到什么。

二,加强我国科普理论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和相关情况,国际科学传播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科普理论的发展,如英国皇家学会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斯诺的《两种文化》和备受争议的《缺失模式》。国内也有学者关注国际领先的理论研究成果,将其翻译并引入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国际前沿理论的本土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科学传播是否完全取代了科普,缺失的模式是否完全过时。因此,我们应该系统地关注国际前沿研究,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内科普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本土知识和实践”,从而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普理论体系。

首先,我们应该继续跟踪和研究发达国家或科学传播理论比较成熟的国家以及学者,以便系统地了解他们的理论发展背景、社会经济状况

介绍其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如美国科学院科学传播论坛、英国科学学会科学传播会议和公共科技传播会议(PCST),与国际同行交流研究成果,加强交流和学习。

第三,加强重要国际学术成果和理论的翻译和引进,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者提供参考,并结合国情研究相关理论。

第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科学传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完善理论研究指导具体实践,形成中国自己的科普理论。

作者:王大鹏赵立新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