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摘自《成都晚报》,原标题为:“专家:“天堂的创造”埋藏了300年,而日本和欧洲“捡到了宝贝”

一百年来,古代中国一直试图向西方学习,但更重要的似乎是回顾中国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中获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滋养。今天,当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工厂”时,《天工开物》一书已经走过了近400年的时间和空间。它所体现的东方自然观和技术观应该再次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关注。

《天工开物》中所体现的东方自然观和技术观应该重新思考和重视。(源网络)

72岁的黄永松满头银发,情绪高昂。谈论侃侃在宽大号和对襟长衬衫。他长期从事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对明代的《天工开物》一书情有独钟。明代科学家宋·于1637年出版的这部巨著,系统地记录了明代以前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在明朝,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上最高的,我们的创意产品和品牌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1637年是非常奇怪的一年。今年,两本影响人类的书同时在东方和西方出版,但是他们的命运是非常不同的。1637年,现代欧洲哲学和理性主义的创始人笛卡尔发表了《方法论》。这本书被视为现代哲学的宣言,并树立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旗帜。西方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出发,以科学实践为契机,完成了工业技术革命,开启了世界现代技术革命的光辉篇章,成就了今天所看到的西方世界。"

不幸的是,中国的《天工开物》自300年前出版以来,一直没有引起中国人足够的重视。相反,它的传播促进了日本和欧洲的发展。早在17世纪末,“天宫吴凯”就传入日本。作为日本生产技术的基础书籍,它被视为日本各部族“工厂生产和工业发展”的指南。当时,日本人经常遭受自身技术落后的痛苦,无法生产出与中国制造的产品相媲美的产品。他们获得了“天堂创造”的奖励。

“天工开物”(网络图)

200年后的1837年,法国汉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天宫吴凯奈夫》中的养蚕部分和《时代服务通考》中的养蚕部分翻译成了法语。“丝绸产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产品。他们想要学习和突破。当时,欧洲的养蚕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由于缺乏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经验,生丝产量大大减少。”“天宫吴凯”提供了一整套养蚕和防治蚕病的经验,对欧洲的丝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黄永松看来,天工吴凯强调人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的第一要素,重视人的日常生活和物品的功能是艺术设计的出发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隐含着“道”。生存的方法是解决问题,好好生活。这里所谓的“道”,正是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师应该追求的。

宋用“天工开物”的理念概括了他的科学技术观和东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堂巧妙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打开事物来创造人造的东西。它强调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但强调人们在开放事物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利用人类和自然的力量来发展它。”黄永松说:“一百年来,古代中国一直试图向西方学习,但更重要的似乎是回顾这个国家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中获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滋养。今天,当中国开始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工厂”时,《天工开物》一书已经走过了近400年的时间和空间。它所体现的东方自然观和技术观应该再次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