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年间,江南草长莺,柳长桃花。在通往江西的官道上,一个穿着蓝色衬衫和长袍的年轻人,背倚着一卷地图,不想欣赏美丽的风景,勉强掩饰自己的喜悦,以各种方式匆匆前行。

这张大约七英尺长的地图是由前王朝的道教地理学家朱思本精心绘制的。经过三年的寻找,这个年轻人终于在回家的路上从一个书商那里得到了它以示敬意。这种兴奋比皇帝选择他作为金色宫殿的新冠军的感觉更强烈。

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为第一是生活中“四大快乐事件”之一。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喜事还不如朱的图好。

这个叫罗鸿宪的年轻人当时26岁。

贵族家庭的公子迷恋这个地方。

罗红先生是江西省吉水县的一代又一代官员。他的父亲罗勋是军部的一名官员,负责挑选医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以勤奋和知识闻名。十几岁时,他学习天文学、地理学、法律、算术、阴阳。

1528年,24岁的罗鸿宪被父亲命令去北京参加考试。在路上,他遇到了黄罗村和贺山山,两个伟大的学者王阳明的弟子。经过一番交往,罗鸿宪对王守仁的敬仰分成了五份,他的名利之心一下子荡然无存。

然而,当他写了一封信给他在家乡的父亲,表达他的愿望,崇拜王守仁作为一名教师,罗寻莲返回两封信,要求他的儿子参加科举考试,并把其他事情,否则他不会回家。

罗红贤形象(网络图)

罗鸿宪带着父亲的愿望参加了考试。在王座大厅,他表现出色,深受明朝世宗嘉靖皇帝的喜爱。他被选为科举考试的状元。这位官员给了翰林院编纂史书的任务。当罗鸿宪第一次进入官场时,他自然而然地投身于历史的修复。我不希望这次修订会给中国地图史带来一个好故事。

原来,罗鸿宪在“看地图、看历史”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第一王朝的地图(当时称为“地图”)要么是不言自明的,要么是错误的,让人无法认同。"这样一幅地图如何能作为军事参考并传递给后代?"想到这里,他决定收集更准确的作品,重新编制国家地图。

那时,地图大多分散在人群中。很难找到正确的地图。幸运的是,我不必为此付钱。我在回家的路上得到了朱的地图。

经过仔细研究,罗鸿宪发现,与其他地图相比,朱的地图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坚持“有计划、有计划”的测绘方法,精度高;第二,系统使用图例符号,更直观和直观。同时,他还发现这幅画有两个明显的缺点:第一,它“太长太宽,不能卷起来”,很难印刷,也没有广泛流传;其次,图片中的州县部分相对稀疏,不便于当地使用。

传统的绘图规划方法。(网络图)

何不以朱的地图为蓝本,按计划的格式制作成册本地图册,大量印刷发行罗鸿宪这样认为。在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本厚厚的地图册,封面上写着“修订地图,罗鸿宪所写”...

想到这里,他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被降职回家专心画画

虽然这个想法很美,但要实现它并不容易。在官场上,不由自主。登基十多年的嘉靖皇帝对政府感到厌倦。他经常以生病为由拒绝去早朝,并不时让朝臣们去后宫玩游戏和四处游玩。在这种情况下,罗鸿宪不太可能愿意安心地研究地图,出去研究也不太理想。

1538年,罗鸿宪被提升为淳芳佐赞山(相当于一个顾问)。第二年冬天,他和他的同事唐顺之、赵世春一起讨论皇帝的病情,并要求王子在新年那天去寺庙接受皇室的问候。嘉靖皇帝认为罗鸿宪的三个儿子有不做仆人的心,就把他们打发走,送回老家。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罗鸿宪无官无势,身轻体轻,回到家中,隐居在士林洞。在寻求王阳明知识的同时,他研究了地图资料,并在有空的时候出去调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勘察祖国的山川,游览海上名胜,谈论每个人的名胜,羡慕……”

经过一年多的精编,罗鸿宪终于在1541年完成了以朱的《广图》为蓝本的地图集。从最初寻找地图到完成地图集花了十年时间。

广州地图的温州部分。(网络图)

许多创新被广泛传播。

《广舆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省级地图集,除明代行政区划总图外,还包括43幅地图:15幅两京地图,13幅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地图,10幅北方边疆地图,3幅黄河地图,2幅海上交通地图,3幅安南、朝鲜和西部地区地图等。这种将省和地区划分成单元的创新方法可供后代借鉴。省地图的背面附有相应的演变、习俗、管辖范围和土地税的税收数字。据介绍,罗鸿宪在编制过程中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省域定位精度高,山脉、海岸、居民区等要素的相对位置接近现代地图。

此外,罗鸿宪首创了24种新类型的传说,并创造了系统使用传说的测绘方法,使《广舆图》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和查阅。该地图集醒目地标出了长城、坟墓、桥梁和其他历史遗迹。它可以被描述为早期的旅游地图集。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广》第一版。(网络图)

事实证明,罗鸿宪对朱地图的改编是完全正确的。一方面,由于他在继承朱地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所以他仍然可以看到朱地图的一些独到之处。另一方面,作为明代最具影响力的地图作品之一,《广於菟》在明清时期出版了六次,流传甚广。第一版出版于1555年。这本地图集的影印本现在可以在加拿大的阿瑟港图书馆找到。1799年,嘉庆举人人张雪莲第六次出版了《光宇图》。目前,第六版地图主要收藏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图书馆、美国华盛顿图书馆、日本东京图书馆等地。

《广於菟》出版后,明清地理学家对它非常重视。《黄明志方土》(清代陈祖寿所作)和《读书郁芳记》(清代顾祖禹所作)都是以此为基础而作。清代前期虽然引进了新的西洋地图,但影响主要集中在宫廷,民间绘画多以“广於菟”为体系。

附言

据说罗鸿宪自《光宇图》完成后,就隐居在他的家乡士林洞。他过着极其艰苦、简陋的生活,睡在石床上,喝着稀粥。在收到同事唐顺之和赵世春的来信后,他拒绝一个一个地返回岗位。罗鸿宪研究了王阳明的心学,直到1564年去世,他都没有忘记修改地图。

罗鸿宪隐居的石莲洞。(网络图)

与罗鸿宪晚年的默默无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於菟》对中国乃至世界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张地图不仅指导了明清时期地图学的发展,为后世探讨中国地理学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而且对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官场失意状元罗浪·洪宪十年来不辞辛苦地绘制中国最早的省级地图集是非常值得的。

—————————————————————

[参考]

1.明代罗鸿宪传。

2.论文《罗鸿宪对朱思本的继承和发展》由周建平、叶新建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