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17年到了最后一周。

你今年过得好吗?

也许每个人都会回顾即将过去的2017年,并有自己复杂的感受,起起落落。

在众多复杂的变化中,世界已经走过了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也见证了中国发展的里程碑——2017年。

站在今年年底,肖睿将与你分享2017年的表情

对中国人来说,今年有许多特别的事情值得庆祝。

在肖睿看来,没有什么比国宝的诞生更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的了。

你还记得他们出现的“重量级”时刻吗?

天堂,地球,海洋!他们的出生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图片来自互联网。

其中,科技领域的四大事件“震惊”了党中央。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四次联合发出贺电,祝贺国产两栖飞机首航成功,我国海域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C919大型客机首航成功,天舟1号成功飞行。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肖睿的“2017年十大强力武器”。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份完整的清单,但通过这些重大的科学研究进展,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技术创新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激动人心的变化。

大型国产飞机:C919、AG600

中国有自己的“大飞机”!

——中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于今年5月首次试飞成功。

5月5日,中国首架国际主流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航成功。(新华社)

也许有人会想,中国不是已经有一架大飞机了吗?

事实上,虽然中国的大型客机正沿着既定的发展路线一步步前进,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大型客机仍然落后。

2008年开发的C919,在九年后终于实现了中国的“大飞机梦”。

就在昨天,另一个好消息传来:中国的大型飞机已经完成了下海任务!

成功的“下海”是中国第一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两栖飞机“昆龙”AG600的“兄弟”。

12月24日,“昆龙”AG600在珠海金湾机场起飞。(新华社)

它可以在九天内到达月球,并在五个海洋中捕捉海龟。这首诗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现在已经被“昆龙”实现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昨天(24日)向AG600发来贺电,称其为“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商用航空梦想飞翔。”

——正如美国《纽约时报》网站评论的那样,中国飞机将带着成为强国的中国梦,昂首扬帆起航。

J -20

除了大型飞机,2017年中国还有一架军用飞机引起了特别关注。

这是中国自己的隐形战斗机,歼-20,今年开始正式服役,具有许多技术优势。

今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的阅兵式在竹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歼-20战斗机也首次以战斗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的阅兵仪式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图为歼-20战斗机在战斗机梯队中(新华社)

歼-20的正式安装意味着中国空军已经真正开始向“进攻型和防御型”转变。

最近,AVIC发布了一段关于歼-20纪录片的视频剪辑。

在剪辑中,J -20机身两侧发动机进气口的位置逐渐被蓝色灯光照亮,仿佛一双心灵感应的眼睛在黑夜中被照亮了。

歼-20隐形战斗机出现在AVIC发布的“辉煌未来”视频剪辑中。

许多外国媒体对歼-20的新亮相惊叹不已。

外国媒体评论说,歼-20安装后,中国的空中优势优于亚洲,有助于实现中国强大军队的目标。

田州1

12月,天州第一名入选“2017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4月20日19时41分,长征7号姚2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2017年有多少“热门词汇”,为什么天州第一是最好的?

事实上,天舟一号是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货船,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结束。

它不仅填补了中国航天领域的空白,而且实现了航天推进的重大技术飞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天舟一号之后,中国航天工业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4月27日,天舟一号任务圆满成功。图为工作人员在副控制室指挥控制大厅(新华社)观看大屏幕。

"天空广阔,探索无尽."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祝贺天舟一号任务圆满完成的贺电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对于中国梦太空飞行来说,天舟一号只是开始。

易燃冰技术

今年,中国宣布的一场新革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自中国水域首次试采可燃冰以来,碳氢化合物革命已经形成,中国不断刷新连续试采天数。

7月9日,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生产完成,油井关闭。图为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生产项目现场。(新华社)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其污染程度远低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但其能量却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十倍。

受到美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工程和设备方面进行了自主创新,掌握了与中试生产项目相关的自主创新技术体系。

所有这些无疑使中国在海洋水合物勘探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中国学者看来,可燃冰试采的成功具有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对可燃冰的研究中,中国有望重塑世界能源政治。

量子卫星墨子

你还记得今年六月发行的《科学》杂志的封面吗?

科学的六月封面

封面上的“英雄”是“墨子”量子卫星。

太空中发射的卫星来自中国。从六月到九月,“墨子”创造了几项“世界第一”。

特别是9月29日,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通过这条连接“京沪干线”和“墨子”的天地链路,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与奥地利的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9月29日,研究人员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高级技术研究所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控制中心工作(新华社)

这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全球集成量子通信网络的雏形。

据加拿大量子专家介绍,中国科研团队已经成为量子卫星的“世界领导者”。

墨子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朝着利用量子技术建立全球安全通信网络迈出的坚实一步。

光学量子计算机

在中国2017年取得的所有突破中,有一项成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嫉妒、嫉妒和仇恨”。

五月初,中国科学院宣布它已经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学量子计算机。

5月3日,工作人员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所上海实验室检查了光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情况

这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中国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方面的突破,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剑伟院士刚刚与《科学》杂志一起在12月发表。

《自然》潘剑伟故事特写截图

12月初,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这台量子计算机还被选为“年度互联网世界领先科技成就”。

在俄罗斯新闻社看来,所有主要国家都在努力成为第一个开发量子计算机的国家。在这样的竞争中,中国正在超过美国。

中国对此并不满意。在延至2020年的计划中,中国的目标是实现“量子霸权”。

“复兴”高速铁路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国货”从2017年起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文艺复兴”。

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

就像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新干线一样,复兴有信心让中国人骄傲。

“复兴”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真正买得起“国货”这个词。

它不仅外形美观,与以前的国产列车相比,总能耗降低,速度提高,“有两面性”

8月21日,从天津开往北京南部的C2008“复兴”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离开天津火车站。(新华社)

因为这种高速列车设计时速可达400公里,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商业运行速度最高的国家。

外国媒体和网民对“复兴”报有很多好评,但对中国人来说,这列火车并不像“冷”的技术数据那么简单。

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文艺复兴”的名称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和期待。

第一艘国内航空母舰

在许多人眼里,你是否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是国力的标志之一。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内航母下水。中国不仅向世界赠送了精美的成绩单,还在中国人民心中点燃了一个“燃点”。

4月23日,中国第一艘国内航空母舰准备进港。

已经建造了自己航母的中国还能做什么?

在外国媒体的眼中,这艘航母也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KBS电视台报道称,进入双航母时代的中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海军强国。

另一方面,美国媒体直言不讳地称赞这艘国内航母是“中国崛起的象征”。

“这艘航母激起了许多中国人的骄傲,也让中国加入了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精英俱乐部,可以建造大型战舰。”全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说。

一万吨驱逐舰

2017年,另一艘“意外诞生”的军舰的吨位不及一艘航空母舰,但在中国人眼中,它的重量并没有减轻。

它是055驱逐舰。

6月28日,新驱逐舰下水仪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举行

6月28日发射的055驱逐舰对今天的中国海军来说意义重大。

除了应用许多新技术和设计概念外,055驱逐舰是第一艘在服役时就在平台和设计概念方面达到世界先进甚至部分先进水平的中国海军舰艇。

055被视为中国海军战略转型和发展的标志,而外国媒体也看重这艘驱逐舰。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截图

日本《产经新闻》在其报告中指出,055是完全独立开发的。

据美国媒体报道,055驱逐舰在各方面都“不同寻常”。

" 055大型驱逐舰敦促美国及其盟友重新发现现实."——美国“战区”网站意味深长地说。

“田坤”号挖泥船

今年,另一个词已经印在许多中国人的脑海深处——“造岛之物”。

从被称为“造岛神器”的“鲸鱼”到目前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田坤”,中国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以其自身发展的实力再次震惊世界。

11月3日,在江苏启东的上海振华重工船厂,工作人员为“田坤”号的下水做了最后的准备。(新华社)

11月3日,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田坤”在上海振华船厂成功下水。

从此,“亚洲第一神器”的称号注定要紧紧跟随“田坤”,为实现中国成为制造大国和海上强国的梦想添上翅膀。

与以往中外联合设计的“天津”不同,“田坤”是由中国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因此,它具有里程碑意义。

11月3日,“田坤”号成功发射。(新华社)

“它具有很强的挖掘能力、运输能力、对海况的适应能力以及很好的机动性,因为它可以自己航行,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田坤”监督小组组长自豪地介绍道。

可以说,“田坤”的诞生是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发展的缩影。

“太好了,我的国家!”

这种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感叹并非空话。

当自主创新的进度条一次又一次被刷新,中国的科技信心一次又一次被点燃,中国的民族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就产生了。

事实上,除了前十名之外,今年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仍有亮点。有无数的“成绩单”:

北斗三号双星成功发射,世界最大单体全自动码头建成,蛟龙领航申请航次2017年圆满完成...所有中国科技工作者创造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

不劳无获。为我们的国家骄傲,也为我们的同胞骄傲,为我们自己欢呼!

我们即将告别2017年,这是一个美妙而无限的事件。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将继续沿着创新和发展的快车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