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随着中国男子国家队在世界杯亚洲预选赛中变得越来越令人失望,各种判断和评论再次占据了公众的视线:中国的“足球基因”并不好。中国人不适合踢足球。足球对中国人没有用处。......

2016年10月6日,中国男子足球队在Xi输给了叙利亚队,现场的球迷掩面叹息(在线地图)

然而,作为足球的发源地,中国和足球有着3000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对足球的热爱和关注永远不会被这几句令人沮丧的话所掩盖。即使在被称为“单调呆板、不喜欢运动”的科学家中,也有一批“足球大师”。它们有着深刻的“足球情节”,生动地说明了足球给人类带来的积极意义。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们和足球之间有趣的轶事。

1.钱伟长:他是清华校队的主力前锋,入选国家足球队。

现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是科学界著名的“超级粉丝”。他是清华的主要前锋,创办了大学足球比赛,并支持女子足球运动员。他一生热爱足球。

1931年,18岁的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他又小又瘦,身高只有1.49米。他是“清华历史上第一个身高不达标的学生”。他向运动员和教育家马月涵学习,并积极锻炼。钱伟长特别喜欢足球。他是学校足球队的主要左前锋,以他的敏捷、快速和良好的步法而闻名。清华大学足球队当时也是中国北方的一支强队。在晚年,他还非常满意地回忆起1937年,他代表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运动会:“在那场比赛中,我进了一个球,踢中了对方守门员的胯部。”

清华足球队(网络地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研任务的增加,钱伟长踢足球的机会减少了。但是他对足球的热爱并没有减弱。20世纪80年代,他还让他的秘书帮他买票,然后直接去体育场看比赛。后来,当旅行不方便的时候,我就在电视上看。80多岁、90多岁的钱(音译)从来不需要秘书提醒他,他会在半夜起床,熬夜看球。

2002年钱90岁时,上海大学体育中心落成。这位90岁的大学校长亲自组织了“钱伟长杯”上海大学学生足球邀请赛,资助创建了“钱伟长”奖杯,并撰写了比赛的规章制度。钱还要求上海女子足球队在上海大学定居,并资助客队的女子足球队,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食宿。

2.王:足球训练后的健康使他长寿。

1925年,王考入清华大学。当时,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在每天下午4点以后参加体育锻炼。除了游泳,王还喜欢踢足球。几年的大学生涯帮助王发展了强健的体魄。20世纪30年代,王在国外学习和做核物理实验时,经常接触到氡这种有害的放射性气体。他的导师居里夫人和她女儿的家人都因氡吸收和辐射损伤而过早死亡。另一方面,王之所以能够活到90岁以上,是因为他在大学时身体很好,而且在游泳训练中能长时间屏气。

3.茅以升:绰号“猛射”

95岁的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业的先驱。在他去世之前,他健康、精力充沛、反应敏捷。84岁时,他奇迹般地将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100位,没有错误。他多次强调,“我喜欢运动,因为它给了我丰富的智慧和能量,而科学的成功需要人们为此付出巨大的精神和体力代价。”

十几岁的时候,茅以升积极参加健身活动,比如晨跑和打篮球,而足球是他的最爱。他的同学也给他起了个绰号“一个凶猛的射手”。正是终身健身锻炼使他能够投身于科学研究并享受长寿。正如他所说:“我们必须为每一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从小。健身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

4.:他和邓稼先是足球场上的好搭档。

杨振宁与邓稼先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年轻时,杨武之在学术上进步,身体健康。他每天放学后都踢足球,直到汗流浃背。晚饭后,他非常专心地在地上学习。他父亲的爱好也影响了年轻的杨振宁。在崇德中学(现在的北京第三十一中学),杨振宁因其聪明和敏捷的思维被评为“聪明”。然而,他与邓稼先是分不开的,邓稼先因其对他人的忠诚而赢得了“邓老汉”的绰号。两个人不仅喜欢一起看书和讨论问题,而且在足球场上也经常是好伙伴。尤其是在周末,他们两个在回家吃饭之前必须先排出一些臭汗。学校和球场上的好伙伴之间的友谊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现在,90多岁的杨振宁仍然精神矍铄。他仍在从事学术研究、写作、演讲和旅行。

除了以上四个,在我们的科学界还有许多足球迷。比如擅长守门的数学大师苏,在校期间经常代表系里参赛的钱三强,在美国留学生足球队踢球的石,等等。在他们看来,足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工具,也是磨练意志、完善人生的好帮手。”正如钱伟长所说......是生活的一部分。它能给人很强的意志。只有当一个人拥有完整的人生,他才能努力学习,努力创新,并有精力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