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东北角,有一座仿木结构的亭状砖塔——尤果寺塔,堪称千古杰作。人们可以沿着登岛路爬到塔顶,俯瞰古城开封。“流云楼”也是汴梁自宋代以来的八大名胜之一。

开封右国寺埃菲尔铁塔(中国民族宗教网)

这座著名的砖塔是由北宋早期的一位谦虚的建筑家俞浩主持的。欧阳修在《归田记》中曾称赞他为“自国朝以来唯一的木匠”。

俞浩,尽管出身卑微,却勤奋学习,提问和研究。他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超人智慧。为了掌握和理解木结构建筑的技术,俞浩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寻找和阅读有关古建筑的书籍和资料,另一方面又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实践他的主人传授的许多知识和技能。

俞浩的勤奋是众所周知的。当时,余浩遇到了一座由唐朝建造的索国寺。它有10种不同的建筑结构,被称为“十大奇迹”。余浩仔细看了看。慢慢地,他理解了十种独特技能中的九种,其中一种不理解。哪一个?是屋檐的四角向上卷的“卷檐”结构。据说门楼的屋檐建造得非常巧妙。每次路过,俞浩都要抬头仔细观察和研究建造门楼的方法,找出房檐构造的奥秘,甚至躺在地上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和大量的生活实践,俞浩在木结构建筑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成名,因其在建造高大的厅堂和房屋方面的专长而成为著名的工匠。

《余浩》漫画书封面(7788.com)

有一年,吴越王派人在杭州的梵天寺建造了一座方形木塔。当这座塔只有两三层楼大的时候,吴越国王爬上来,感觉到塔在摇晃。他问原因是什么。主持施工的工匠自信地回答道:“因为塔还没有铺瓷砖,太轻了,所以有点摇晃。”然而,在这座塔建成并铺上瓷砖后,人们爬上了它,而这座塔仍然摇摇晃晃。工匠暂时别无选择,害怕被吴王和越王指责。后来,当他听说余浩非常擅长建造木塔时,他就去请教余浩。俞浩笑着说:“只要在每层楼都铺上木板,把木板钉在木梁上就行了。这样,水平拉力增加了,塔也不会摇晃。”在工匠根据俞浩的建议进行改进后,塔变得非常稳定,一点也没有摇晃。工匠们不得不佩服于浩的才华。

余浩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主持了汴梁开宝寺木塔的建造。为了建造这座宝塔,他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俞浩建了一个13层八角形的宝塔模型。每层的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在破土动工之前,他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仔细研究并修改了模型的尺寸。

经过多年的努力,宏伟的八角形13层琉璃塔终于建成,这就是著名的开宝寺木塔。这座塔建成后,人们觉得余浩这次似乎太粗心了:塔身明显向西北倾斜。听了别人的评论,俞浩向大家解释道:“这里的土壤比较疏松,常年刮西北风。这座塔建成后,几十年或几百年后,塔身会稍微下陷。据估计,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于持续的西北风,塔身将被风吹直。”读完这篇文章后,许多人会想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吗?如果我们认为比萨斜塔的倾斜是一个错误,它将在未来的几代人中不断得到纠正,而开宝寺的斜塔是故意建造的,我们很可能会为俞浩鼓掌喝彩。

开宝寺的木塔是当地几座宝塔中最高的,也是当时最精致的建筑,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塔式建筑技术水平。于是,虞浩就被称为“塔鲁班”。

北宋第四年(1044年),开宝寺的木塔被雷火所毁。它于陀帝元年(1049年)重建,现在是铁塔。

虽然这座宝塔没有保存完好,但余浩建造这座宝塔的经验已经传了下来。基于俞浩建造宝塔的设计理念,建于宋末的铁琉璃砖塔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瑞丽的伸展姿态享誉海内外,享有“世界第一塔”的美誉。今天,当畅游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时,人们不会忘记余浩对汴京的巨大贡献。

开封右国寺埃菲尔铁塔的外墙(见水印来源)

-

人们的小档案:俞浩,又叫俞浩和俞浩。出生和死亡的日期不详。他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第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师。他在木结构建筑,尤其是多层宝塔和亭台楼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主持了汴梁(今开封)开宝寺木塔的建造。这座塔高120米,11级,花了8年才完成。《木经》三卷的作者,可惜已经失传。欧阳修曾在《归田记》中称赞他为“国朝以来唯一的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