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在航天产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1世纪初,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第五、第九、第十研究所的相关科研力量,在“航天电子”的旗帜下,经过两次改革和重组,形成了今天的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被航天人称为“新第九研究所”。

2009年成立的“新九院”已成为未来十年中国航天电子更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更有利于发挥系统集成的优势。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第九医院完成了企业资产重组和上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让“太空核心”飞入太空

第九学院有许多创业故事,包括“让太空核心在太空漫游”。

长期以来,缺乏“核心”一直是中国太空飞行最大的痛苦。每年,这个国家在进口芯片上花费数千亿美元。为了使中国的卫星能够使用自主开发的中央处理器芯片,实现卫星核心部件的真正国产化,九院772研究所的宇航员们十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工作

2002年,772个研究机构开始开发太空级中央处理器芯片。2006年,第一代中央处理器芯片研制成功。2011年11月20日,中国首个32位空间处理器与测试卫星4一起发射,实现了“中国核心”在太空漫游。2015年7月2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使用了100%的国产空间中央处理器芯片。

"这件事牵涉到一代人。"谈到“太空核心”的诞生和成长,副总工程师于立新说。

在开发“空间核心”的过程中,他们放弃了中国最常见的开发独立组件的方式——复制然后创新,选择了完全独立的研发方式。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用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相信或敢使用国内的“太空核心”了。相反,他们已经主动寻找和使用它,并且越来越喜欢国内的“太空核心”。

最近,772个研究所开发了第一款自控式第五代航天千万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可编程门阵列(FPGA)及配套刷新芯片,标志着65纳米千万门FPGA产品及配套产品开发中所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成功捕获。

帮助嫦娥在天空歌唱

"这些都是加班巨头。"704老专家宋宗炎指着他身边的几个老伙伴笑着说道。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航天工业的测量和控制。在这一生中,他们见证了航天测控领域的704名“国家队”成员,从由几个简陋的办公室和十几个热血青年组成的“国防第五研究所一分院八室”,成长为拥有2300名员工的中国领先航天电子信息系统企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704目前位于测量、控制、通信、导航、传感器、雷达和对抗三大学科,头上有一些“最”的光环:中国最大的军用传感器开发和生产支持单位;军事卫星导航设备的最大供应商;中国第一台最先进的星载微波和激光天气雷达已经研制成功。

2007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第一次听到月亮上传来美丽的声音。那天,李强,一个在704房间一直保持安静的太空“女战士”,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

她负责的“嫦娥一号”语音存储装置项目中,卫星已经进入样机开发阶段,技术状态已经定型,车载设备已经投入生产,所以语音存储装置的设计必须以不影响卫星的正常发展为基础,难度可想而知。在开发周期短、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严格的情况下,李强和他的同事在短短五个月内完成了产品从最初的问题到鉴定部分和阳性样品的交付。整个开发过程、系统联试和整个卫星联试都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堪称星载产品开发的奇迹。

向数百万家庭发送空间技术

在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九院各单位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和国家重点空间模型设备提供了数千万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和组件产品,涵盖了航天领域的所有关键型号。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火箭、卫星、航天器的各种关键部件和关键类型的设备。它们共同形成“听觉和视觉面部特征”、“精确的大脑”、“敏感的神经”、“可靠和灵活的关节和经络”以及“全身的血管”。

近年来,第九研究院除了完成国家航天工程赋予的使命外,还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领域做出了巨大努力,第九研究院的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太赫兹安检系统、空气净化新风系统相继进入民用市场。

今年10月,由第九研究院和顺丰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国产大型商用无人机洪飞-98的演示试飞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世界上工业运载能力最高的国内商用无人机,创造了国内大型商用无人机发展周期最短的记录。与此同时,无人机、精确制导炸弹和航空电子元件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航空电子”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迅速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航天飞机写作亮点

对许多人来说,第九研究院的771研究所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名字:该研究所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国家国防科技进步特别奖和国家五一劳动奖,是国家空间工程与模型设备建设研究所唯一一个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的科研与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研究所。

改革开放40年来,第九研究院771所先后创造了我国重大专用抗辐射高密度星载通用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发展历史上的“39个第一”,创造了中国航天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智慧传奇。

与“39个第一”一起,罗这位经常最后熄灯、第一个从这个窗口出来的太空工作者,这位身患癌症、连续三天、五天、七天困在工作室里的微电子学专家,在他的一生中只被写进了第九研究院的历史47年,也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感动中国的100位中国人之一。

2016年10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题片《伟大的民族工匠》播出了第九学院13名专业技术人员李冯的事迹。李锋负责处理的每一个1微米空间关键尺寸的变形装置都会导致火箭在太空中几公里的轨道误差。在过去的30年里,在李冯加工后接受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加工的零件完全符合标准和准确。他打磨的不仅仅是零件,而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太空人的思想。面对镜头,李冯一直强调他只是宇航员中最普通的一个,也是成千上万工匠中最普通的一个。

第九学院的故事是由第九学院的宇航员共同写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精彩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