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下属的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现代欧洲人和亚洲人与欧洲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拥有1%-4%的共同基因。四年后的2014年,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甚至将这一数字提高到了20%。这个结果让将近90岁的吴新志感到非常欣慰。至于原因,应该在30多年前就提到了。

计算机相信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吗?不

1871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人类是由非洲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在随后的100年里,这一观点随着在非洲发掘出大量古代人类化石而得到了证实。

在确定了人类的起源之后,一些学者开始研究现代人的起源。1984年,英国人类学家克里斯·斯金格在通过计算机计算出大量古代人类化石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大约10万年前,一些非洲智人从非洲来到世界各地,在生存竞争中取代当地史前人类,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由于直立人大约在200万年前有过走出非洲的经历,克里斯关于现代人起源的观点也被称为“第二次走出非洲假说”或“替代假说”。这一假设的核心理论只不过是一句话:现代人是非洲智人的后代。

克里斯·斯金格,他提出了“现代非洲的起源”

面对这样的观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家和古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吴新志有不同的看法。经过十几年在全国各地的广泛调查,吴新志发现中国古代人的门牙都是铲形的,即“铲形门牙”高边低中,而现代中国人至少有80%是铲形门牙。相比之下,只有10%的现代非洲人有多产的门牙。如果今天的中国人和非洲人都是当时非洲智人的后代,为什么铲形门牙的比例如此之大?此外,吴新志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不同时代的古代人类化石中,可以发现大量与现代中国人相似的特征,如长方形的眼睛和相对扁平的脸。在吴新志看来,这些特征充分证明了现代汉语和史前汉语之间进化的连续性。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的直立人,还没有被来自非洲的智人所取代。

铲形门齿(蚕豆)

矩形轨道(纪录片《寻根问祖》)

平面(纪录片《寻根问祖》)

面对吴新志的质疑,支持“现代人的非洲起源假说”的科学家们一时无法反驳。他们只能用“趋同进化”来解释它。简而言之,中国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让住在这里的人看起来很像。

遗传证据证实现代人起源于非洲?不

经过大量的研究,也是在1984年,吴新智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一起提出了“现代人的多区域进化假说”,认为现代世界的四大种族(包括大洋洲的黄、白、黑、棕)起源于各自区域的古代人类,在各自区域内相继独立进化,并相互进行基因交流。

吴新志等人强调眼睛在化石上能看到的特征,而替代学派则更相信需要用计算机测量的数据。双方形成了僵局,直到一种叫做“基因”的技术诞生。

1987年,美国遗传学家艾伦·威尔逊(Alan Wilson)等人在分析了世界各地148名不同种族女性胎盘的线粒体DNA后,认为当今世界上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一位生活在20万年前的非洲女性,她的后代大约在13万年前传播到世界各地,最终取代了当地的原始人。遗传学家将女性祖先命名为夏娃,这一理论被称为夏娃假说。

艾伦·威尔逊提出了夏娃假说(纪录片《寻根问祖》)

在基因证据的支持下,“现代非洲起源假说”立即占据上风,并受到世界领先杂志的欢迎。

面对被动局面,吴新志并没有灰心,而是开始研究更多的古代人类化石。通过仔细的比较,他发现许多中国古代人都具有原始直立人和较晚时代的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特征,如后脑勺的发髻状突起和内耳的结构。1998年,他对中国人的进化提出了“网络连续进化与杂交”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人主要是从北京人和蓝田人等当地直立人进化而来,并与外国古代人类有过少量的杂交。

老吴新志(带红帽子)实地考察(Sina.com)

争论升级:化石VS基因

随着吴新之新观点的提出,两位学者之间的争论焦点转移到夏娃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这一次,遗传学家对中国人进行了研究,提取了男性Y染色体,这比线粒体DNA更稳定。在分析了来自中国28个不同群体的10,000多份DNA样本后,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确是非洲智人的后代,但他们不是在13万年前,而是在6万年前来到中国的。因为这一结论的研究对象是男性DNA,所以也被称为“亚当假说”。

也许好奇心是麻烦的原因。许多人倾向于相信当他们遇到不可理解的问题时看不见或摸不着的东西。这使得由两性基因证据支持的“现代非洲起源假说”突然成为学术界、媒体甚至公众的主流观点。传统的化石研究往往会立刻被边缘化。一些西方学者甚至开始批评吴新志,说他出于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不承认“现代人的非洲起源假说”。

面对对方的批评和不利局面,吴新志没有为自己辩护。老人用行动发起了反击。在继续化石研究的同时,他开始自学基因。很快,吴新志找到了对方的症结所在。每个基因的遗传位点只能覆盖人类进化历史的一小部分。如果所选择的基因位点不同,结论可能也不同。基于基因的归纳是不可避免的。

吴新志查阅信息(网易新闻)

与此同时,注重物证的吴新志发现了一种新的反击武器——石器。他发现,在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国古代人使用的石器变化很小,而非洲古代人在不同时期使用的石器显然越来越复杂。如果非洲智人在6万年前来到中国并成为这个地方的主人,为什么他们的石器很难找到呢?你知道,石器比化石更容易保存。

中国史前人类的粗糙石器(网络地图)

非洲史前人类相对精致的石器(纪录片《寻根问祖》)

作为对努力工作的回报,基因领域很快出现了对吴新志有利的消息(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消息)。面对众多无法解释的问题,坚持非洲起源的学者不得不修改其中一些问题。根据修正后的观点,现代中国人体内的大多数基因来自非洲智人,但其中一些基因也来自早期的当地原始人。尽管这与吴新志认为当地古代人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仍有很大差距,但这迫使对方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承认了现代中国人与祖先的血缘关系。

在这场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争论中,吴新志以自己的执着和毅力,诠释了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在这样的坚持和毅力下,包含着祖先信息的化石和石器,在滚滚尘土中显示出它们的真面目,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祖先的血液在我们体内流动。他们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了几百万年。

个人简介

吴新志:1928年6月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考入中国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师从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毕业后,长期从事古人类学研究,出版了《探索古人类》、《人类发展史》、《人类进化足迹》等科普书籍。1999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新志出版的书籍(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