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妇女报》1月24日消息,“90后”女学者刘明珍在2015年被评为最年轻的“全国青年一千人”后,最近又有了新的起点。她被任命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副院长,也是该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这个拥有丰富科研经验和成果的“女学生恶霸”继续创下“最年轻”的新纪录。

18岁时在英国学习;这位22岁的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这位24岁的医生毕业于牛津大学。他在25岁时重返工作岗位,并被电子科技大学聘为教授。这位26岁的年轻人入选了第12届全国青年千人计划...这份令人惊叹的简历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明真。

这张照片来自中国妇女日报

据了解,刘明真的团队在阅读期间重点关注了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为核心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在她发表在本期《自然》杂志上的文章中,她完全抛弃了染料敏化的典型介孔结构,通过真空气相沉积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电池的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认识。仅在三年时间里,谷歌就被引用了2700多次,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被引用最多的三篇论文之一。

这张照片来自中国妇女日报

因此,23岁的刘明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性学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

这张照片来自中国妇女日报

2015年,回到电子科技大学后,刘明真高效地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依托“电子薄膜及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等平台,刘明真努力推进新型太阳能电池及相应新材料在其他光学器件中的应用,促进产业化生产,积极突破目前国内传统太阳能产业的困境。

“一般来说,新材料的研究周期只有5年。为了抓紧时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和操练10个多小时。”刘明真说,“实验终于在2013年4月底成功了。”从研究材料到论文的发表,刘明真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把研究成果推向了这一领域的前沿。

2015年10月10日,刘明真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100人计划”的获胜者,并与该校签订了在微固体研究所工作的协议。刘明真说,作为一个重庆人,她一直有着强烈的川渝情结。她愿意放弃在英国的职位,回到中国来电子科技大学。她决心为大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3月,刘明真凭借自己的成绩,入选第十二批国家“千人青年工程”。此外,经过六个月的准备和规划,她于2016年7月领导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已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相关优势团队和学科之间的纽带。它将化学与材料、能源、电子等热点结合起来,推动电子科技大学的化学学科成功进入电子信息产业的前1%。

在保持高水平科研产出的同时,28岁的刘明真成为了学院的副院长,大大领先于同行。

据悉,2018年1月,刘明真通过了组织检查和干部任用公示,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和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

根据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官方网站,材料与能源学院于2018年1月19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成立。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要求,电子科技大学提出了“新的办学体制改革”的战略规划。以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整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和技术学科资源。根据大学党委全体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材料与能源学院。

材料与能源研究所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两者都有2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良好的成果,各具特色,优势突出。近年来,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前沿和主要需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进行。材料和化学都进入了环境影响评价全球排名的前1%,并取得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明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明确的立场成为一个有“理想、责任、毅力和责任感”的人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文章的本名是“刘明真,一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女科学家,不断打破最年轻的记录。”

原标题:“90后”女科学家刘明珍不断打破“最年轻”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