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都深爱着化学,甚至当他昏迷在医院的病床上时,他的嘴里仍然喊着:“催化剂!催化剂!”他获得过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是中国催化化学的重要先驱和奠基人。他在厦门大学设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催化教研室,被厦门大学师生誉为“蔡铣”。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蔡。

从左到右,蔡先生在瑞奇读高中,大学毕业后回到美国。(厦门大学宣传部)

蔡虽然被称为中国催化化学的“大师”,但他的研究方向最初并不是催化化学。1931年,蔡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3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作为化学系的助理教授留在学校。1947年,蔡作为厦门大学选派的留学生来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努力学习并获得了化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蔡留学回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仍然非常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催化科学是关键。然而,当时中国对催化科学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改变我的职业。"尽管他在结构化学方面已经很出名,44岁的蔡还是决定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转而从事催化研究。面对诸多困难,并不气馁。经过深入研究,他提出了配位复合催化理论,科学地指导了催化的研究方向。这一革命性的学术思想后来被授予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58年,第一个催化教研室在蔡成立,随后是教育部委托的催化讨论班。后来,许多著名的催化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出自这个阶层,蔡成为中国催化的奠基人之一。

1980年春,蔡(右二)先生在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合成实验室向研究人员阐述了他的学术观点。(厦门大学宣传部)

20世纪70年代末,蔡带领团队开展了酶促和非酶促固氮与氨合成的相关性研究,对过渡金属催化剂上氮的氢解形成氨缔合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见解。激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的互补实验方法证实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20世纪90年代,他带领团队综合运用化学捕获和同位素方法等知识和技能,完成了合成气制乙醇催化机理的研究,被认为是中国碳一化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即使在90多岁的时候,蔡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科学前沿。据介绍,他的最终研究是寻找另一种方法来开发高效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并“在相关酶的结构中寻找合适的氨基酸系列”。搜索、验证和仿生过程一直持续到2011年蔡坠楼住院。

2016年10月3日,这位已经去世一个多世纪的化工巨头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喜欢的东西只有一个实验室”。正是这样一位热爱实验室的老人,开创了我国催化化学事业,培养了无数催化化学人才。

这部作品最初是由“中国科普——科技前沿大师讲座”创作的。重印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钟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