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将已知的物质世界划分为六种存在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和中子态。其中,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几乎是众所周知的。每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清楚地区分这三种状态。

然而,很难区分某些物质在宏观上处于何种状态。沥青滴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物理实验,最初是由托马斯·帕内尔教授进行的。1944年7月11日,都柏林的三一大学进行了一项类似的实验,结果证明平均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下降一滴。直到2013年7月11日,他们才第一次拍摄到沥青液滴的滴落,从而向世界证明沥青是一种高粘性的液体。研究人员通过这个实验估计,沥青的粘度大约是水的1000亿倍。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实验是世界上最长的,漏斗中的沥青仍然足以让这个实验持续数百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区分三种常见状态之间的差异。气态物质的组成粒子彼此相距甚远,易于压缩和自由流动。对于液体物质,组成它们的分子已经非常接近了。分子的密度比相同气体物质的密度高得多。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对于固体物质,组成物质的原子一个接一个地形成规则的“晶格”,就像盖房子时精确拼接在一起的砖块一样。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固体比液体硬的原因。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确定了这种分子级分类方法之后,像玻璃和沥青这样的物质,其具有无序的分子结构和没有明确的结晶状态,但是具有非常弱的宏观流动性,也可以被认为是各种意义上的液体物质。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大多数金属都是具有周期性紧密排列的原子结构和某种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下图显示了体心立方晶体结构。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后,固体金属会因分子能量的增加而剧烈运动,从而脱离常规的原子站,变成可流动的液体。单个金属,如汞(汞),熔点很低,在室温下可以达到液态。

液态液态金属的热导率比普通材料高得多,因为自由电子和分子一起参与热传导。它是微电子元件的最佳散热器。此外,由于其流动性,它具有非常高的成型性。

每个人都必须记得终结者系列电影中液态金属人暴虐普通金属机器人的场景。这是一部1984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摄,主演是坚强的超级明星施瓦辛格。此后,液态金属机器人于1991年首次出现在《终结者2》中。阿诺德·施瓦辛格扮演一个从未来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机器人T-800。他的任务是保护凯特·康纳和他的母亲莎拉·寇娜,凯特·康纳是一个英俊的年轻人,长大后将成为一名领袖。比他先进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悄悄地跟在他后面。这两个善良和邪恶的机器人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了生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