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撞上空中的鸟是很常见的,但撞上兔子却很少见。一架澳大利亚飞机实际上遇到了这种情况。

快速技术截图

一些网民哀叹老鹰的小背,而另一些人则为兔子叹息:“被老鹰抓住然后撞上飞机已经够糟糕的了!多么悲惨的生活!”

有多少鸟撞上了!

虽然很少有像这样的巧合,当一架客机与一只抓着兔子的鹰相撞时,每年都有许多飞机和鸟相撞。

在国外,法国大约有700例,美国有400例,俄罗斯有200例。甚至一架陪同普京总统去印度的飞机也撞上了鸟,在孟买机场紧急降落。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万起飞机鸟撞事件,约三分之一的空难与鸟类有关。目前,国际航空联合会已将与飞机的鸟撞列为甲级航空灾难。

飞机与飞行中的鸟或天空中的鸟群之间的物理碰撞造成的事故在科学上被称为“鸟撞”,而在民间则被普遍称为“鸟撞飞机”。根据航空科学研究,如果一只仅重2公斤的鸟撞上一架时速900公里的飞机,其瞬时冲击力高达400公斤,相当于一枚重型炸弹。

鸟撞飞机(华东在线照片)

自从飞机发明以来,鸟撞就出现了。根据记录,在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第一架飞机的九年后,世界上发生了第一次鸟撞。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型喷气式飞机如宽体客机的广泛使用,这种飞机逐年增加,而且机场大多建在沼泽、农田、草原、湿地和其他鸟类栖息地以及城市以外的觅食地附近,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更容易发生鸟撞。因此,鸟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航空界面临的一个紧迫的共同问题。

过去,人们最关心的是鸟撞事故对飞机和机上人员造成的损害,因为这种事故在轻的情况下会对涡轮叶片造成损害,或者在重的空中事故中会导致飞机着火、爆炸或坠毁。但事实上,鸟类撞击对自然界的鸟类来说更为严重。每一次鸟击都会直接导致许多鸟死亡。

近年来,人们经常在首都机场附近的树林里被鸟袭击。这些鸟大多从路过的行人身后俯冲下来,啄他们的头皮。原因可能是机场周围的人为干扰导致的鸟的精神错乱和异常行为,这导致了对人类的攻击。事实上,所有的动物,像人类一样,都有情感和心理活动,它们也有快乐、愤怒、悲伤、悲伤、思考和恐惧的感觉。因此,当他们遇到恐惧或恶劣的环境时,他们不仅会患身体疾病,还会患精神疾病。

如何科学地减少鸟撞?

为了避免或减少鸟撞造成的人员损失,国际航空界也绞尽脑汁,试图用高科技手段来防止鸟撞。德国专家已经在空客飞机上测试并装备了预警系统。连接到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系统将引导飞机自动飞行或爬升,只要在没有飞行员干预的情况下发现障碍物。当飞机进行这样的机动时,没有人能干扰它。如果飞行员有不规则的动作,例如爬坡太陡或太慢,这可能导致坠机,这些动作将被自动纠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有许多问题,受到飞行员的强烈反对。空客采取的这一措施是否安全仍在激烈辩论中。

飞机鸟撞示意图(来自网络)

对于机场面临的鸟撞问题,除了采用原有的分散鸟类的方法,如单纯的人工驾驶、鸣枪示警、设置拦鸟网或围栏外,还从鸟类的视觉、听觉和进食习惯出发,发明了各种先进的设备。例如,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定时发声的“气枪”,一个通过扬声器播放鸟类天敌叫声的“驱鸟王”,一个由“稻草人”原理组成的“恐怖之眼”,以及一个使用训练有素的猛禽来驱赶其他鸟类的“鸟对鸟”方法。一些人将茴香酸甲酯注入机场附近低洼地区的积水中。这种化学物质对人类来说有一种芳香可口的味道,但对来这里喝水的鸟来说却很讨厌,从而达到了驱散机场附近的鸟的目的。这种方法被专家们戏称为“让鸟儿品尝中国的麻婆豆腐”。

然而,世界航空界尚未找到能够真正有效防止鸟撞的灵丹妙药。上述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或没有持久的效果。各种视觉或听觉威胁对偶尔造访或经过此地的鸟类都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鸟类会习惯于这些威胁,并对这些威胁习以为常和漠不关心。首都国际机场从国外进口了一套驱鸟器,打算利用鸟类天敌的叫声来驱赶鸟类。然而,中国的鸟并没有意识到它们听不懂进口驱鸟器的声音,仍然在做自己的事情。中国的鸟“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外语”都不能通过测试。他们不懂“外语”。结果,首都国际机场支付了大量学费,并“出丑”。相比之下,“外国人”的“洋相”就更可笑了。在美国,一大早,一群由大约3000只鸟组成的鹅飞过圣路易斯的兰伯特机场。然而,机场雷达程序将屏幕上的3000多个点误认为3000架飞机。机场雷达系统在超负荷运行下最终崩溃,因为它无法承受如此多的“飞机”同时到来。事实上,世界上有上亿只鸟。广阔的天空是他们展翅高飞的欢乐之地。广阔的地球是他们的反向旅程。面对人类对空间不断扩大的占领,鸟类永远不会自动放弃它们的领地。

因此,在与鸟类“对抗”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鸟撞的发生需要综合防治。从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加强对鸟类种类、习性和数量变化的基础研究,对已经发生的鸟撞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特别是在机场的选址、设计、施工和环境管理中,必须充分考虑鸟撞,必须利用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鸟撞事故的发生。

各国防止鸟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东海之滨,在选址之初就注重城市综合规划、机场规划、地质、水文、生态、水利等因素,并进行了比选。因此,机场的选址在通关条件、新旧机场的距离、进入市区的汽车行程、噪音影响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估。然而,机场建成后,也面临着严重的鸟撞问题。为了与周边环境和谐发展,浦东国际机场与华东师范大学的生态专家合作,开展了一项旨在防止机场鸟撞、保护鸟类生态环境的“绿化鸟类”工程,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自飞行开始以来,没有发生过鸟撞,这在世界上类似机场的建设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生态鸟类保护的结果。

根据相关数据,在飞行后的6个月内,世界上靠近海岸线的E级超大型机场都出现了鸟撞症状。浦东国际机场不仅建在长江口南岸的沿海地带,而且位于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附近。在冬天,有成群的鹅和鸭,在春天和秋天,有滨鸟作为途中的“中继站”。防鸟成功是浦东国际机场安全运营的关键。

自1995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专家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变被动驱鸟为主动导鸟”的政策。一是在机场以东11公里的长江口九个河段实施了“植青导鸟”生态工程,种草促淤,重建湿地,人工营造鸟类栖息天堂,吸引候鸟停留,将候鸟迁徙路线从机场引走。九段沙是一个沉积岛屿,这是候鸟迁徙的唯一途径。它目前是一个无人居住的沙洲。九段沙中上部有12300亩草滩,食物丰富,无环境污染。扩大绿色海滩面积后,种植绿色将吸引候鸟。建设指挥部投资100多万元,先后种植芦苇600亩、互花米草772亩。虽然芦苇和互花米草已经经受了四次潮汐和波浪的考验,但它们的存活率很高,生长情况令人满意。

在此基础上,建设指挥部还对机场进行了全面的环境整治,在飞行区采取常规的驱鸟措施,选择飞行区外的树种,经常性的修复伞树,选择南方树种,使机场的绿化树只开花不结果子,形成了机场“种树不招鸟,鸟不筑巢,大鸟不出现,鸟不群集”的景象。

“种绿鸟引鸟”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1997年完成九阶段沙生草种植和促淤项目后,生物量每年翻一番,1998年在该地区定居的候鸟数量比前几年翻了一番。机场的协调改造大大减少了鸟类的数量。在飞行区没有发现候鸟,创造了世界海岸线附近的E级机场建设史上的奇迹。

在对鸟类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研究人员也提出了生态链驱赶鸟类的思想,并逐步付诸实践,即先嗅草,后治虫,切断鸟类的“口粮”,抑制鸟类的繁殖,促使鸟类自然飞离机场。对一些鸟类来说,使用低草策略来预防和控制,每年九月初割草,控制草的高度在20厘米以下,并喷洒杀虫剂来杀死昆虫,这样就没有什么食物留给家燕和金腰燕了。对麻雀来说,在种子成熟之前割草。对于鸡头和麦鸡,草坪应适时碾压。

在新西兰,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种植一种非常特殊的草来驱赶鸟类离开机场。这种草含有共存的特殊真菌。这些真菌被称为内部寄生植物。它们寄生在植物细胞中,可以驱赶昆虫,因为昆虫不吃这种草,一些鸟类也不吃这种草。他们吃了这种草后会感到不舒服,不会再吃一口。作为全面鸟类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许多机场对此都很感兴趣。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复杂。它也是东亚候鸟必去的地方。有大量的鸟类。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机场遍布全国。因此,跨系统、跨部门、跨学科的专家合作,积极开展鸟撞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人们在与鸟类“对抗”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鸟击的发生需要综合防治。必须注意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建立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并利用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尽量减少鸟撞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