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窦仪的岳母姬伯波的墓又被偷了!

相关新闻截图(来源:澎湃新闻)

它让人们想起了考古界的悲伤话语——汉墓是空的!

从西汉末年到西晋末年,几乎所有的汉墓都幸免于难。盗墓贼真的很慷慨。难道他们不担心“看到汉朝的二十四个皇帝是什么表情”?

(腾讯视频截图)

笑话属于笑话。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盗墓贼总是依附在汉墓上?

对于这个问题,更传统的说法是“汉朝埋藏了许多珍宝”。事实上,帝王陵墓在过去的朝代很少过于破旧。根据作者对汉墓的认识,总结出“汉墓九空”的一些新理论。

首先,“坟墓包”很高,而且在外观上太“显眼”

封土是皇陵中非常重要的“构件”。事实上,它的功能相当于普通人坟墓的“坟包”。它下面是埋葬棺材和随葬品的地方。

当然,帝王陵墓比普通人的陵墓壮观得多。

以宋代为例,那里很多人都不太冷。北宋皇陵的高度可达116米,几乎相当于一座六层住宅楼的高度。

宋真宗赵恒永定陵被封,北宋墓被封高约116米(见地图来源水印)

当然,这在汉陵墓前算不了什么。

像东汉陵墓一样,围墙的高度在20米以上。西汉陵墓的密封更加严密,平均高度约30米。最不利的事件是46米高的汉武帝陵墓。

汉武帝陵墓占地46米,在汉代帝王中排名第一(见图片来源中的水印)

汉武帝陵墓碑记(见水印来源)

如此大的“坟墓袋”无疑是盗墓者的绝佳“路标”。

当然,也有谨慎的皇帝不会留下盗墓贼的痕迹。

例如,曹操、曹丕和其他曹魏皇帝的陵墓都建在山上。他们负担不起密封地球或建造起居室的费用,在表面上不留痕迹。

曹操墓一号墓出土(来源:浅绿色历史盒)

吴伟国王石刻(浅绿色历史盒子)

蒙古和元朝皇帝的陵墓也相似。像成吉思汗的陵墓一样,它被深埋在地下,没有封闭大地。甚至埋葬地点也没有透露。

与他们相比,“汉朝第二十四代皇帝”确实不是很聪明。.....

第二,砖(石)室墓很受欢迎,而宝藏具有“安全室的优点”

换句话说,如果皇帝想让他的陵墓更安全,从隐蔽性的角度来看,高大的围墙的设计确实是略微数控的。然而,一切都有两面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将从“郭牧墓”变成“砖(石)室墓”。

商周时期,“郭牧墓”盛行于上层贵族中。这种墓是先挖一个长方形的竖洞坑,然后用“木板”在坑里建造“郭室”。

不同等级的墓主的棺室有不同的等级,特别是在先秦时期,诸侯可以造“五重”木棺,皇帝可以造“七重”木棺。

但木头毕竟是木头,即使拿n重,它也很怕潮湿,一旦木头受潮郭就会腐烂,里面的东西很容易遭殃,我们在青铜器上说过,酸雨是很危险的...(门户“青铜器,你应该是什么颜色?》

(注: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一座木棺墓,但由于“深埋”和“填炭”的特殊策略,其保存完好。)

西汉初年,墓室的材料悄然发生了变化,用“砖、石”代替“木板”建造的“砖(石)室墓”越来越流行。

虽然砖(石)室墓中仍有积水,但防潮效果远比木头好,里面宝物的安全性也比以前高。

以栗子为例。在随葬品中,简牍对现代考古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发现的简牍包括战国简牍、秦简牍、汉简和魏晋简牍。根据最新统计,新中国成立后:

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约有11000件

出土的秦简约有4万件

出土的汉简约有76000件

魏晋时期出土了约14000枚简牍。

换句话说,汉简的数量超过了战国、秦、魏晋简牍的总和。魏晋时期简牍数量不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简牍逐渐被纸所取代,而汉简的数量远远超过战国和秦简牍。从保存条件来看,我认为这与墓葬材料的“革命”密切相关。

当然,盗墓贼的“专业知识”比得上半个考古学家,他们对此也非常清楚。汉墓中的大量珍宝具有“安全屋”的优势。如果他们去那里,净化空气的机会自然会很小。

(注:西汉处于“郭牧墓-砖室墓”的过渡时期,西汉陵墓没有抢救性发掘,因此其墓的材料暂时无法确定,但东汉陵墓全部为砖(石)室墓。)

西汉木椁墓的高级形式——黄昌缇墓(来源:欧卫)

东汉砖墓结构示意图(考古收藏)

三、从土葬坑中发财,盗贼可以“循道而行”

事实上,吸引盗墓贼到汉墓的不仅仅是墓室。

墓主人的墓段在考古学上也被称为“正藏”。除了正藏之外,秦汉帝王陵墓中也有“外藏”。外葬是指除墓室以外的大量“奴隶埋葬坑”。

早在商代晚期就出现了外贮的雏形,主要包括墓道中的车马、墓外的车马坑、祭祀坑等。所有这些都能反映出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到秦始皇时,这个坑已经成为陵墓的“标准”。著名的“兵马俑坑”属于陵墓的外部存储系统。

汉代承袭了秦制度,汉墓中还有大量的陶俑、动物陶俑、车马、生活用具等。秦二世死了,没有从埋葬坑中被带走。随后的汉朝延续了400年,完全展现了墓葬的风格。

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有285个葬坑。汉文帝在刘恒巴陵有123个葬坑。刘彻汉武帝陵有400个葬坑。刘弗陵的平陵,汉朝的赵迪皇帝,有1288个坑,在汉朝皇帝中排名最高。就连新闻中的慈禧太后南陵,尽管是皇后陵墓,也有20座坟墓。

汉武帝陵墓外部藏文系统示意图

虽然坑里的财宝不如坟墓里的好,但它们也很有价值。例如,汉武帝杨陵墓出土了彩陶俑、铜镞、矛、铁剑等兵器。

7788年从墓葬坑中增加的这些珍宝无疑使贪婪的盗墓者觊觎汉墓。

然而,从东汉到东汉后期,墓葬逐渐衰落,退出了墓葬制度的历史。尽管汉陵因过于“招摇”而被盗墓贼残忍地“杀害”,但它的“大姿态”仍然震惊了后代。

总而言之:为什么汉墓是空的?坟包太大,吸引不了盗墓者的目光。古墓宝藏保存着盗墓者的灵魂,丰富了从墓地中引诱出来的盗墓者的心灵。

以上是笔者根据考古研究成果和自己对汉墓的认识而提出的“一个字”。他还欢迎对历史考古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参与讨论,探索更多的考古奥秘。

参考:

《考古学概论》(第二版)考古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张值恒,《中国考古学通论》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西藏外部制度的兴衰与中央集权政权的建立。段庆波文物,2016年第2期

近百年来出土简牍数量新统计。包2009年第10期《丝绸之路》

汉代陵墓空间分析。《郑雅心的文学生活》,文海艺术园,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