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摄入过多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胃病、骨质疏松症和肾脏疾病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多年来,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致力于减少盐的摄入,即减少人群的钠摄入量。

然而,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日平均钠摄入量为5克,其中2克为钠,中国推荐的日平均钠摄入量为6克。人的实际摄入量是多少?最新的“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每个居民的每日食盐量为12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两倍多。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饮食长期以来以蔬菜为主。盐作为调味品可以去除植物的苦味,增加食欲。因此,开发了一种基于高盐含量的盐和盐调味品的烹饪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习惯了盐对味蕾的刺激,导致味觉的遗传。此外,盐少的菜会变得很清淡,人们会觉得很难吃,也没有胃口。在一项涉及200名成年消费者的盐摄入量调查中,超过78%的消费者认为他们每天的盐摄入量在6克以内。换句话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过多的钠。[1]

在这种情况下,低钠盐应运而生。

低钠盐是指以碘盐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硫酸镁等物质,旨在减少钠的摄入,同时保持咸味的盐。

钠离子产生咸味。元素周期表中与钠同组的其他金属由于原子结构相似,也有一定的咸味,原子序数越小,咸味越浓。然而,比钠小的物质,如锂,毒性很大,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因此,钾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虽然它的咸味不如钠,但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于一般健康的人摄入更多的钾。因此,它被广泛用于低钠盐。[2]

目前市场上的低钠盐含有60% ~ 70%的氯化钠和20% ~ 35%的氯化钾。

对北京居民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低钠盐的家庭的平均钠摄入量比使用普通盐的家庭低大约3克。钠有多种来源,包括直接从家庭烹饪中添加的钠,酱油和其他含钠调味品的使用,外出就餐时钠的摄入,以及牛奶和蔬菜等天然食物中固有的钠,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低钠盐的使用与在家烹饪时添加的盐量有关。本研究中,低钠盐组家庭日平均摄入量比普通盐组低1.7 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