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中午11: 30左右,巴黎一家法国杂志的总部办公室遭到三名蒙面武装分子的袭击,他们携带枪支和火箭发射器,造成12人死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袭击在全球迅速蔓延。从本世纪初开始,主要军事大国,主要是美国,开始强调全球反恐联盟,努力打击恐怖主义的猖獗蔓延。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财产和其他权利不受持续的非法侵犯而采取的停止非法侵犯的行动,给非法侵权者造成损害,是正当防卫,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我们可以制止非恐怖袭击的非法行为,并且不要过度保护它们。

在什么情况下是过度防卫?

1.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

所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普通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防卫力量已经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力量。原则上,“必要限制”应基于制止非法侵权所必需的标准,同时要求防御行为和非法侵权在手段和强度上不应有太大的差异。换句话说,只要防卫行为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性质、手段、强度和损害并不明显超过不法侵害所造成的性质、手段、强度或损害,但实际造成的损害并不重大,属于正当防卫的范围。

2.给违法侵权人造成重大损害的

这里的“重大损害”是指由于辩护人的辩护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非法侵权人或者他人人身伤亡以及其他应当避免的严重损害。

简而言之,面对非法侵权,如果可以用更温和的手段制止侵权,就不要使用激烈的辩护手段;侵权行为停止后,不要继续伤害侵权人。否则,可能会超出正当防卫的限度,变得过度防卫。这有利于鼓励公民进行正当防卫,也对辩护人提出了必要的限制,有利于保证正当防卫的正确行使。

过度防卫犯罪的形式有哪些?

辩护人知道自己的辩护行为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的目的而允许这种重大损害发生,是一种间接的、故意的过度防卫。

辩护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认为不会发生重大损害,防卫过于自信、过失。

辩护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严重损害的。如果他不能预见由于疏忽造成的损害,他将忽略疏忽。

过度防卫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1.过度辩护的定罪

过度防卫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对于防卫过当,应当根据防卫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和客观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犯罪。从司法实践来看,防卫过当罪主要包括(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为了显示防卫过当的情况,在作出判决时,应当注意防卫过当构成犯罪。

2.过度防卫的处罚

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防卫过当:“刑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因为在过度防卫的情况下,辩护人主观上旨在保护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虽然它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客观危害远远小于其他犯罪行为。因此,过度防卫应减轻或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