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十进制”,十进制及其派生词,如百进制和千进制,无疑是最常见的形式。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购物时,我们用十进制计算零钱。当填写身高和体重数据时,我们写十进制数;当我们称重时,我们可以在吨和千克之间顺利转换。我们对它非常熟悉,比如手臂,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它。

但是你知道吗,十进制的历史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商代——它是一颗真正的“长寿之星”。

考古学家发现,中国最迟在商代就采用了十进制。从现在发现的陶文和商代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们能够记住10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包括13个数字,如1,2,3,4,5,6,7,8,9,10,100,1,000和10,000。尽管这些记数字符的形状在后世发生了变化,并最终成为当前的书写风格,但这种记数方法从未中断过,并日益得到遵循和完善。在这漫长的几千年里,除了中国,类似的计数方法也出现在世界上其他没有自学的地方。这表明十进制决不是偶然的。这背后一定有深刻的含义。

但事实上,十进制的起源很简单。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类普遍使用十进制只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有十个手指,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生物学常识。想象一下,当我们年轻时数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拉手指,古代人可能也会这样做。当我们计数时,我们用这十个手指来代表数字,所以十进制出现了。

相比之下,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玛雅数学使用二元系统。考古学家怀疑这是因为他们在数的时候给手指增加了脚趾。一些专家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所有人出生时双手都有六个手指,那么现在的主导地位将主要是二元的。

他无意中说出了真相,因为后来的研究表明十进制因子太少,无法用于纯数学。然而,由于十进制记数制具有普遍性、便于理解和最容易被不同地方的人们所接受的生理优势,与六进制相比,十进制记数制堪称古代世界最流行、最先进的科学记数制,对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教授曾高度评价我国的商代记谱法。他说,“没有这个十进制系统,我们现在几乎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世界。”

十进制,以及它的派生词,如百进制和千进制,共同规范着我们的算术系统。今天,它是我们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