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5日,中国成功地为一名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第一次同卵双胞胎姐妹骨髓移植。那么,为什么骨髓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呢?

骨髓移植术

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血细胞的“种子”。红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血小板等。血液中的干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简而言之,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失控,不能产生正常的成熟血细胞,使血细胞处于细胞发育的原始或未成熟阶段。骨髓移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类型(后者还包括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在移植过程中,通过辐射、细胞毒药物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杀死患者的异常造血干细胞(此时,患者的正常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也被破坏),然后将正常人捐献的骨髓输入白血病患者体内,从而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由于移植入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将完全替代患者原有的造血干细胞,发挥终身持续的造血功能,因此一些患者的血型在骨髓移植后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的获取不再局限于骨髓的提取(当使用这种方法时,供体会遭受更多的痛苦)。造血干细胞也可以直接从外周血中分离或从婴儿脐带血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