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被厚厚地覆盖着,遮住了天空中的阳光,阳光经过的地方没有谷物。这是蝗灾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据媒体报道,最近几个月,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遭受了蝗灾,损失是几十年来最大的。那么,蝗灾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在人类历史上,小规模的蝗虫相继出现,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中国,蝗灾在每个朝代的编年史中都有大量记载,影响和见证了每个朝代的兴衰。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朝。

齐白石的竹笋和蚱蜢姚崇对昆虫和微生物的治疗与兴衰

据统计,唐朝在289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大约每七年一次。面对蝗灾,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不同的治国理念。

唐朝第二年(公元628年),"都城焦渴,蝗虫吃庄稼"(《旧唐书·五行志》),甚至皇宫内院也遭到蝗虫的袭击。唐太宗去视察,抓了几个。首先,他诅咒蝗虫毁坏庄稼,伤害人民。然后他庄严地发誓,“如果你真的是灵媒,就把我一个人吃掉,不要伤害我的人民!”说着不顾大臣们的劝阻,把蝗虫都含在嘴里吞下去。

奇怪的是,今年的蝗灾随后消失在雾中。然而,蝗灾并没有停止。从唐太宗到高宗,从武则天到玄宗,大规模的蝗灾仍时有发生。王朝的君主和大臣们不敢指望蝗虫真的能“疏导”,只能动员国家力量抗击蝗虫。其中最著名的是宣宗初年著名大臣姚崇的灭蝗。

姚冲

姚崇,原名姚元冲,陕西硖石人。由于他的精明能干,年轻时就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并很快被任命为“夏观侍郎,与凤阁、栾台并驾齐驱”。武则天任命周兴、赖君臣为法官,以断绝异己、巩固权力后,姚崇也用温和的手段帮助她稳定统治,为武周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向唐力王朝的平稳过渡创造了条件。

玄宗即位时,他想复兴唐力,所以他也喜欢他祖母所依赖的大臣。唐玄宗接受了姚崇的“政前仁赦”和“德政”十条建议后,任命姚崇为宰相,掌管国家的军事和政治事务。

然而,就在唐玄宗和姚崇的君主大臣们相遇并满怀雄心努力之时,自元朝以来的四年间,一场远远超过贞观初年规模的蝗灾蹂躏了大唐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人们吓坏了,认为这是来自天堂的灾难。他们不敢杀死它。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向蝗虫神献祭并鞠躬。姚崇见此情景,便继续玩下去,极力主张消灭蝗虫。姚崇不仅提倡,而且还查阅古籍,给出具体的方法:晚上点起篝火,在附近挖一个大坑,然后把蝗虫点燃,扔进火里,就地焚烧掩埋。唐玄宗作出了决定性的决定,派遣蝗虫猎人到各地监督消灭蝗虫。

但是消灭蝗虫并不容易。除了人民的无知,主要障碍来自法院内部的意识形态争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官员们都写信反对消灭蝗虫,说自然灾害不能由人力资源来控制,“道德应该在自然灾害之外使用”。其中,汴州刺史倪若水、黄门督陆怀申为代表。面对重重障碍,姚崇指责对手“对儒家和泥巴文化的变化一无所知”。他列举了蝗虫控制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并问反对者“如果(蝗虫的瘟疫)被扫到一边并耗尽,人们会是什么样子?”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控制政策最终得以严格执行,仅在汴州就消灭了14万担蝗灾。

消灭蝗虫为唐玄宗的统治奠定了基础。经过这场战斗,唐玄宗任命姚崇、宋京、张硕、张九龄等著名大臣和宰相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面对满目疮痍、满目疮痍的国家,诗人杜甫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回顾开元盛世,这座小城至今仍有一万户人家。米流肥,小米是白的,公私粮仓都很充裕……”沮丧的感觉难以言表。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人性论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唐朝也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它认为灾难的发生是因为国王做不到,因此天堂下了惩罚。也就是说,狄对说,“如果政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做坏事;如果做了坏事,昆虫和飞蛾就会出生,导致洪水和干旱。”《旧唐书·帝徐人杰传》中,人们也将灾害、灾难和差异与帝王的失德联系在一起。如果你不这样做,皇帝将失去他的合法性。因此,当灾难发生时,皇帝经常以“万方有罪,我屈有罪”的名义命令自己有罪。

唐朝建立前后,唐太宗虽然做出了持久的贡献,但他发动了玄武门的变革,杀死了他以前的兄弟和李元吉,迫使他的父亲李渊退位,阴谋篡夺北方的权力。自然,在道德和统治合法性上有一个不可磨灭的污点。因此,李世民尤其需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贤明的君主。

一旦发生蝗灾和来自天空的警告,唐太宗想在臣民面前树立他仁慈的统治者形象,从而上演一出吞蝗救人的“政治秀”。撇开表演和做作不谈,这确实反映了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倡导的民本思想,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蝗灾的及时结束也不经意间成为李世民表现的最好注脚。

在唐太宗统治的20多年里,除了晚年屡遭挫折和批评外,在道德和勤政方面没有重大失误。唐太宗早年建立的无与伦比的功勋和刻意营造的道德氛围,以及唐太宗治下血与火调和的军民群体,共同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

自高宗、武则天之后,唐朝(包括短暂的吴、周)逐步走上正轨,实行了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官军制、科举制等各种制度。武则天统治后期,亲唐力势力发动了“龙政变”,武周政权再次回归唐力。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巩固女性领袖的统治,包括残酷的官员政治和修建不公正的监狱等。,也彻底废除了,唐朝政权的合法性得到了空前的巩固。

唐朝复辟后,李隆基先后罢免了卫皇后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这两个试图篡夺武则天皇位的群体。“中兴之主”的地位当之无愧。自然,对道德光环的渴望不如唐太宗强烈。也正因为如此,唐玄宗比唐太宗和高宗更关心自己的兄弟。他还特别建造了“花萼与荣耀之楼”,以不时与他的兄弟们见面,并谈论家庭关系。在他的一生中,他没有发动任何前一代杀死他的兄弟都迪和他的兄弟被肢解的特别事件。由于武周时期建立的能干的官员和官员,玄宗最初顶住了来自政府和农村的上、下两级舆论的压力,用“除自然灾害者用道德”来支持姚崇总理用强有力的手段消灭蝗虫,并取得了成功。

晚唐蝗灾在大谎言和大繁荣中崩溃

盛世谢幕,朝政渐衰,但唐朝与蝗灾纠缠的历史并未结束。一百多年后,在唐僖宗统治的第二年(公元875年),大唐帝国衰落了。中央宦官独揽大权,党内纷争不断,地方缓冲区被分割成独立的政权,各自独霸一方。唐僖宗整天热衷于打猎,忽视政治事务。王献之和黄巢领导的起义也逐渐开始了燎原之势。今年7月,一场蝗灾再次降临大唐大地。舞动的蝗虫群从东向西席卷而来,目标直指首都。历史上有:“(蝗灾)遮天蔽日,穿越光秃秃的土地”(子同治汤集安刘基巴)。

在这个关键时刻,负责治理首都的杨知止报告说:“蝗虫飞进首都,没有吃庄稼。他们都被荆棘饿死了。”(子同治汤集安刘基巴)这么大的谎言,杨达的脸色不变,他的心也不跳。圣德,天子,感觉世界在移动!以首相为首的部长们也竞相相互祝贺。唐僖宗在迷迷糊糊中被吹走并拍摄下来。自然,他不想找出真相,转而从事他最喜欢的马球运动。

从那以后,到处都有四次饥荒和难民。“土匪入侵十多个国家和掠夺淮南”。黄巢,起义的领袖,打了几场战争,进入河南,打破潼关。他最终把唐僖宗赶出了首都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敲响了唐朝的丧钟。

安史之乱后,河北省的河南省,甚至两淮等重要地方都成了独立王国的缓冲区。在缓冲区傲慢的士兵和勇猛的将军眼中,政府的权威早已荡然无存。中央政治局势也在恶化。从唐宪宗开始,以李德裕和牛僧孺为代表的两党就开始了互相攻击,党内纷争不断。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皇帝除了朝臣之外还信任宦官,甚至把中央皇军的统治权交给宦官。结果,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把皇帝和朝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唐穆宗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是由领导厕神军队的宦官建立的。景宗、文宗和吴宗甚至被宦官杀害。以皇帝为代表的唐朝的合法性已经跌到了谷底。

来自张汤怀王陵的《击败马球图》参赛者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晚唐皇帝极力追求“天人感应”的合法性。当唐僖宗的父亲唐懿宗执政时,这种趋势已经出现。唐懿宗在旅行和宴会上的铺张浪费和不称职的用人并没有阻止他信仰佛教。“数数寺庙,慷慨解囊”(子同治汤集安刘基刘浏)。咸通十四年三月,唐懿宗坚持在法门寺迎接佛骨。“广泛建造漂浮的地图、珍宝帐篷、香坛、彩带和建筑物来欢迎他们”,所有这些都是奢侈品。当唐懿宗亲自“跪拜、哭泣、玷污自己的心”以示虔诚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死去,就像几十年前坚持欢迎佛骨的唐宪宗一样。

毫无疑问,唐懿宗只是想用他对佛教的信仰来换取佛祖和天界的慈悲,为垂死的李和唐王朝注入一丝真气。然而,它适得其反,王朝衰落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在宗彝统治的末期,驻扎在桂林的驻军士兵愤怒地选举军官庞勋为他们的派遣部队的领导人,因为他们不满意该镇将是不友好的,并返回日本的生活。这引发了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房子的泄漏发生在晚上,江淮地区,这是由士兵和火灾中毒,遭受干旱和蝗虫一个接一个(老唐书,易宗本吉)。人们生活在深水中。即位后,他成了一个傀儡,完全被一个权力官员田所控制。在歌舞声中,他欢迎“不吃庄稼却饿死”的蝗虫。他还欢迎黄巢的军队,“在整个长安传播香火,在整个城市传播黄金”,并迎来了唐朝近300年统治的结束。

一只小蚱蜢就这样成为了唐朝的伴侣和见证人。它集中了一代繁荣时代的命运,从崛起、定居到衰落。

(原名:小蝗见证唐朝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