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演员与干燥的空气“不相容”。事实上,优秀的歌手需要一个潮湿的环境,因为适当的湿度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确定自己的声音。迈阿密大学的人类学家凯勒·埃弗雷特说:“当声带变干时,它们的弹性就会下降。”。在干燥条件下,歌手的音高会有轻微变化,即音高抖动,音量会波动。两者都会导致歌手的声音变得更加粗糙。

埃弗雷特推测,如果空气的湿度影响声调,这是否意味着干旱地区的人们会使用较少的声调丰富的语言?在许多声调语言中,如汉语和切诺基语,人们可以通过声调的变化来辨别说话人的意思——同一个音节,高或低的声调,而上升或下降的声调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埃弗雷特和他的同事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干旱地区使用声调丰富的语言的频率确实低于潮湿地区。例如,撒哈拉以南的热带地区所说的数百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有丰富的声调,而撒哈拉地区所说的24种语言中没有一种有丰富的声调。总的来说,在干旱地区只有1/30的复杂声调语言是活跃的,而在这些干旱地区有1/3的语言是非声调语言。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二月号上。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语言学研究员罗伯特·拉德说,上述结论与传统的语言学观点完全相反。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与环境无关。因此,为了将这个猜想变成现实,迈阿密团队仍然需要证明使用音调语言需要精确的音高控制的论点。

按照这种思路,埃弗雷特团队将通过实验测量人们在干燥环境中发出复杂音调时的生理变化。尽管研究人员无法观察过去几百年来声调语言的演变,但在受控条件下观察发音的生理变化确实能帮助他们证实这一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