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肯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害,但研究发现,短期失眠实际上具有相当于抗抑郁药的效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发现减少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抑郁症状。2002年和2010年的研究都发现,经过一夜不眠,40-60%的抑郁症患者有所改善。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与脑细胞释放的一种促进睡眠的蛋白质有关。

在整合了1974年至2016年间的66项独立研究后,科学家发现失眠可以缓解约一半患者的抑郁症状,至少在住院患者中是如此。综合研究还缩小了短期失眠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的范围。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级研究员菲利普·盖尔曼(Philip Gehrman)说,“虽然科学界发现短期失眠对抑郁症的影响已经有30多年了,但我们仍然无法掌握其程度。现在,这项综合研究终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样的失眠对抑郁症有效,以及它适合哪些人。”

之前的66项研究实验性地剥夺了患者的睡眠,并获得了症状减轻的患者的比例,但未能将睡眠剥夺与其他治疗方法完美地结合起来。失眠也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完全睡眠剥夺和部分睡眠剥夺、长期睡眠剥夺和短期睡眠剥夺。

部分睡眠剥夺是让病人只睡3-4小时,然后强迫他保持清醒20-21小时。完全剥夺睡眠是为了让病人保持36小时清醒。研究人员这次发现,部分睡眠剥夺与完全睡眠剥夺具有相同的效果。在对照组中,45%的患者症状缓解。在没有对照组的情况下,表观效率为50%。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睡眠剥夺可以取代其他治疗方法。许多研究发现,80%或更多的受访者表示,失眠的抗抑郁作用只在睡眠剥夺后的清醒期有效。此外,科学家仍然不知道为什么失眠能有如此迅速和显著的疗效。

研究人员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睡眠剥夺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将来,科学界应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背后的神经生物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