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每个人都可能觉得自己很聪明。是的,人类的确是非常非常聪明的生物。然而,一些研究动物的科学家也发现,有些事情你能做,动物能做,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为了探索智慧的本质,科学家们对动物进行了技能测试,并观察了不同动物之间思维模式的差异。研究发现,黑猩猩和乌鸦能理解因果关系,但它们的大脑完全不同——黑猩猩的大脑形状与人类相似,而乌鸦呢?它的大脑非常小,几乎可以被拿出来放进勺子里。通过观察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模式的差异,科学家希望能够解决脑科学中最深刻的问题之一:聚集在一起的一堆神经细胞如何产生智慧?

今天进行这样的研究是及时的。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人类社会越来越担心被机器人边缘化甚至完全取代的可能性。科学家研究动物认知的答案是:不要太担心,因为我们可能与比我们聪明的人共存于同一个星球。

一、乌鸦的逻辑

鸟的大脑非常小,结构简单,所以人们总是认为鸟一定很笨。此外,许多人已经看到一些愚蠢的鸟从窗户飞进来,然后他们怎么能不飞出去。但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比较认知教授尼基·克莱顿发现了乌鸦隐藏的智慧。

在一项研究中,克莱顿的团队比较了人类儿童和乌鸦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要求参与者理解因果关系定律:一个小管装满了一定量的水,食物漂浮在水面上(乌鸦实验)或玩具上(人类儿童实验)。然而,管子又细又深,孩子们的手指抓不到漂浮在里面的玩具,乌鸦的喙也抓不到管子里的食物。那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它/他们想要什么?

乌鸦犹豫了一会儿,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小石头放进管子里,因为这样做可以抬高水面,最后顺利地吃掉食物。然而,8岁以下的人类儿童表现不佳,几乎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问题不在于乌鸦像8岁的孩子。克莱顿说:“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是不同的。乌鸦不去学校。他们没有手,不会说话。”我们看到的是,不知何故,这种鸟的大脑,在我们的祖先独立进化了3亿年后,保留了一种与我们大脑相似的逻辑思维方式。这两个物种的大脑就像苹果电脑和个人电脑:不同的结构和相似的功能。科学家想知道这种结果是如何产生的。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能理解我们和这些鸟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个过程也可能触及智慧的本质。

第二,灵长类决斗

它们不像我们的简化版本那么简单。尽管黑猩猩很难学习语言,但它们确实有很好的空间感知和思维能力。2007年的一项研究对数百只黑猩猩、猩猩和人类婴儿进行了16项不同的认知测试,主要测试他们在空间移动物体的能力、因果关系法则和合作交流。

在合作和交流方面,人类儿童的得分明显更高,例如用手指指向一个物体以吸引同伴的注意等。但是猩猩在使用与空间思维相关的工具和测试时打败了人类孩子。亚利桑那大学亚利桑那犬类认知中心主任埃文·麦克莱恩也研究了灵长类动物的智力。“他们可以灵活地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他说。

在另一项测试中,数字在屏幕上闪烁,人类儿童和猩猩被要求记住不同数字出现的位置。结果表明,猩猩能以比人类快得多的速度记住这些信息,这表明它们在空间思维方面有超越人类的能力。

三、蜜蜂的秘密

聪明的人往往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更客观、更准确的估计。然而,能力不足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为“大可效应”。这是元认知中的一个错误:对于当事人来说,准确估计他们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是困难的。

研究表明,蜜蜂世界似乎没有这样的问题。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生物学教授安德鲁·巴伦领导的一项研究中,蜜蜂被训练来判断两条水平线中哪一条更高,哪一条更低。如果判断是正确的,将会有蜂蜜水的奖励,否则,将会有苦味液体的惩罚。然后巴伦把这两行并排放在一起,这样就不可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结果,许多蜜蜂来检查并直接离开。这些聪明的小蜜蜂似乎已经正确地估计了它们的知识,并且发现它们似乎不了解这种新情况,所以它们不能得到奖励。

神秘之处在于,拥有微小大脑的蜜蜂是如何达到如此高的智能水平的。例如,蜜蜂可以非常准确地记住最好的花在哪里以及最近的飞行路线,但是它们的整个大脑只有大约100万个神经细胞。这是怎么发生的?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巴伦和他的同事们正试图制作一个类似的微型大脑模型,将来它将被安装在一架微型四轴飞行器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测试他们开发的模拟蜜蜂大脑是否能工作。巴伦说:“我们正试图建立一个蜜蜂大脑的模型,当然我们希望它真的会飞。”

四、海洋中的智者

章鱼和乌贼将它们的脑细胞散布在全身。它们的触角包含了它们神经细胞总数的3/5。甚至这些触须通常也不需要大脑指令,它们自己会做出一些动作。如果你切断章鱼的一条触须,你会发现被切断的触须仍在扭曲,这可能会持续大约一个小时。这些触须可以清楚地识别自己:它们可以捕捉小鱼,但它们从不互相缠绕。

章鱼也依靠它分散的大脑来改变皮肤的形状和颜色,模仿海底的岩石或其他东西。对这种动物的研究仍然很不完整,但是科学家认为这种能力似乎部分受意识控制。例如,科学家观察到章鱼经常拍打身体来迷惑猎物。一些雄性章鱼模仿雌性章鱼的动作来迷惑其他雄性章鱼以避免被攻击。

这种黏糊糊的海洋生物在亲缘关系上比鸟类或灵长类动物更接近贝类,但它们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和智慧。他们在某些思维方式上与人类非常相似,但我们仍然不知道这种智慧的来源。

五、鸽子多任务处理过程

如果鸽子飞进房间,有时它们真的不知道如何飞出去。他们看起来有点傻。但是说到多任务处理,他们会立刻变成超人。德国鲁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萨拉·莱茨纳去年进行了一项测试。

这项研究涉及15个人和12只鸽子。在实验中,人类和鸽子都必须停止正在进行的一项任务,并根据信号以最快的速度切换到另一项任务。这种切换要么在第一个任务停止后立即进行,要么在中间安排大约300毫秒的延迟。

第一个测试案例是一个真正的多任务处理过程,这意味着两个任务过程必须在大脑中同步,也就是说,第一个任务必须停止,第二个任务必须切换。在这种双重压力下,鸽子和人类都表现出同样程度的长时间反应。

第二种情况略有不同,在两个任务的转换过程中会增加一个短暂的延迟,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有不同的变化:两个不同的过程信号,即停止第一个任务和转向第二个任务,会像乒乓球一样来回切换。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必须不断地相互交换信息。研究人员怀疑,在这种情况下,鸽子可能比人类表现得更好,因为它们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密度更高,这使得信号交换更快。实验的结果确实是真实的。鸽子的反应比人类快250毫秒。

6.聪明的狗

“追逐者”是一只牧羊犬。它已经学了1000个单词,甚至一些基本的语法。例如,它可以理解“把飞盘带到球上”和“把球带到飞盘上”之间的区别。

毫无疑问,“追踪者”是一只聪明的狗,但它一点也不特别。所有的狗都有优秀的社交技能,交流需求是语言诞生的基础。

最近,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伊万·麦克莱恩测试了552只狗,类似于上面提到的2007年对人类婴儿和灵长类动物的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狗应该在与社会交往相关的方面超越其他灵长类动物,如根据人类的方向观察某个方向,或跟随、服从和合作。在这些维度上,狗似乎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

第七,鸟儿教你如何维持婚姻关系

正如许多离婚律师所知,人类不擅长让他们的伴侣幸福。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新西兰罗宾学习。

像你一样,这些鸟喜欢改变。如果你连续吃几只蛾幼虫,它们也会想吃一些面包蠕虫。像你一样,他们有时会带一点给他们的伴侣吃。

但不像你,这些鸟知道如何正确取悦女孩。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当一只雌知更鸟吃一些蛾幼虫或面包蠕虫时,她的伴侣可以猜出她下一步想吃哪种蠕虫。似乎他能从女孩的行为中读出她的心思。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些鸟能否在报纸上设立一个专门的婚姻咨询专栏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