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飞行员的白色针织劳动手套已经被特种空军飞行员手套所取代。新手套可以直接操作电容式屏幕。这套新装备可以“个性化定制”不同飞行员的氧气面罩和飞行头盔。每个飞行员都可以有一个与他的头部形状匹配的头盔和一个与他的脸型完全匹配的氧气面罩。可以说,新设计更加人性化。

“飞豹”战斗机飞行员全套防护装备。

参加“和平使命-2014”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两名“飞豹”战斗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飞行员钟家园伸出手,向机组人员竖起大拇指,表示一切正常,可以滑出并起飞。

细心的军事爱好者会发现,中国飞行员戴的手套不是过去的白色针织手套,而是带有部队标志的功能性防护手套——专业、舒适、酷!与传统的针织手套相比,新型特种飞行手套具有很强的耐磨性、抗静电性能、良好的透气性和更舒适的穿着,就像它们的第二层皮肤一样。

新飞行手套

近年来,中国空军不仅在武器装备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而且围绕提高战斗力标准在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和平使命-2014”联合演习为外界近距离观察和体验中国空军的这些变化提供了机会。

新的反荷兰服装

“飞豹”战斗机飞行员钟佳媛感受尤为深刻。“以前,我们的飞行头盔和面罩只有三个数字:大、中、小。经常出现头盔不符合规定,氧气面罩密封不严的情况。当向下飞行时,脸上会留下深深的印记。”钟家园说道。

然而,这些缺陷已经得到改善。钟家园的部门为所有飞行员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有飞行员头部类型、面部大小、周长、身高和体重的三维扫描。根据这些数据,该部门“个人定制”了氧气面罩和飞行头盔。每个飞行员都可以有一个与他的头部形状匹配的头盔和一个与他的脸型完全匹配的氧气面罩。飞行员防负重服也设计得更加美观合身,大小可以根据四季的服装厚度进行调整。

"它非常人性化,在缓解飞行疲劳方面发挥了作用."钟家园说道。

中国空军女飞行员换装前(数据图表)

这种人性化的“个性化定制”不仅体现在飞行设备的改进上,还渗透到保障飞行员安全的各个方面。当飞行员进入、离开和休息时,你会发现戴着红十字臂章的医生总是在附近。这是空军的一个特殊岗位——“航空医学”。

飞行员使用“电子夹板”进行地面训练。

上尉·于哲是“和平使命-2014”和“飞豹”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医生。他负责飞行员的健康保护和饮食。于哲每天都不厌其烦地询问飞行员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受,然后检查他的血压、脉搏和体温。于哲还必须监督飞行员的心理状况,并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只有测试结果高于合格分数线的飞行员才能飞行。

为了保证飞行员的饮食,于哲制定了科学的营养搭配食谱。他甚至必须非常仔细地记住哪个飞行员不能吃辣椒,然后在吃饭的时候提醒他:"你不能吃辣的食物,你应该避免吃辣!"

如果说航空医学为飞行员的健康提供了保障,那么飞行员和飞行员团的技术研发也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为了提高培训效率,该部门的软件开发团队开发了一种类似于iPad的“电子夹板”,其中包括每次飞行所需的飞行数据。飞行员可以调出天气、路线、地形、目标位置等信息。只有一次接触。"与过去的数据相比,现在的电子夹板更便于携带."师长兼超级飞行员李说,有了这种新型飞行手套,不用脱下手套,屏幕就能轻松滑动。

为了让飞行员有更好的模拟训练,李的师还开发了一个地面任务规划系统叫做“金鹰眼”。在执行任务之前,软件开发团队将根据任务区的地形和地貌创建一个模拟环境,模拟度在95%以上,这样飞行员可以亲自到场,提前熟悉任务空域,为更好地执行任务做准备。

“这很直观。即使我第一次飞来这里,我也觉得似曾相识,就好像我曾经来过这里一样。”钟家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