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3%到50%的人群是内向的。换句话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你至少有一个内向的人,你的伴侣,你的家人和你最好的朋友。

这甚至是美国的调查数据,它几乎是世界上最外向的国家。在美国,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开朗活泼,能够很快融入一个团体,能够应对压力和注意力,并且有足够的口才和亲和力去说服别人跟随他。美国学校的“外向”压力甚至比社会更大。在《黑客与画家》一书中,保罗·格拉厄姆写道,“一个美国青少年醒着的每一分钟,他都在思考如何变得更受欢迎,一年365天。”在年轻人的世界里,它要么受欢迎,要么被压迫和残酷。

中国显然是一个更加内向的国家,但即使在这里,“外向就是好”的概念也开始慢慢影响成年人。2001年,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联合对两地的中国人的基本人格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地的中国人在“外向-内向”维度上以及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有趣的是,已经开始的职业生涯中,社交人士的“外向性”明显高于大学生。也许这是因为人们很快会发现,他们需要培养外向者的民族天赋——比如演讲、销售、谈判和领导技能。

当社会开始压倒性地赞扬外向者时,内向者开始把自己伪装成外向者。为了成功,他们“藏在柜子里”,变得内向,从不从壁橱里出来。外向者是亲社会的伙伴,而内向者是需要“纠正”的缺陷亚种吗?毕竟,什么是内向?什么是外向?

哈佛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认为,内向和外向的本质区别在于接受刺激的“舒适区”不同。

卡根著名的追踪实验始于26年前,当时他发现了500名四个月大的白人中产阶级婴儿,他们的身心都很健康。这些婴儿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

卡根为这群婴儿精心准备了摇晃的彩色手机、气球爆炸和酒精棉签的气味。40%的孩子平静而有趣地看着这些奇怪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刺激。他们是“低压力群体”。20%的孩子表现出极度的抵触情绪——皱眉、哭泣、挥手、踢腿、不断扭动身体,非常清楚“我不喜欢”,他们很难安抚“高压力群体”;也有40%的“中度压力”儿童,两者之间有反应。

这组孩子成长缓慢,研究人员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他们,并进行后续测试。他们分别是1岁、2岁、4岁、7岁、11岁和15岁。即使在卡根退休后,他的合作者、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精神病学家卡尔·施瓦茨(Carl Schwartz)继续进行实验,测量18岁和21岁儿童的心理和大脑状况。

研究发现,高压力的孩子在7岁左右明显更安静,他们的大脑杏仁核和其他警报系统特别发达,因此他们对新鲜刺激更有抵抗力,讨厌味道浓烈的食物,不喜欢邀请全班孩子参加生日聚会,可能更喜欢阅读而不是坐过山车。根据基因和大脑蓝图,他们已经成长为小内向者。与此同时,低压力儿童对新奇刺激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他们大脑中流动着多巴胺的奖励系统特别发达,所以他们对感官刺激更感兴趣,喜欢结交新朋友,并且能不停地说话。显然,他们是不能抽出时间的外向者。

内向的人不讨厌人类,但是他们不能像外向的人一样快地接受新朋友的影响。内向的人也不会在公共场合说话——他们只是不能即兴说话。毕竟,内向的人只有在确信自己有“有价值的观点”时才愿意说话。只要事先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性格内向的人可以像侃侃的性格外向的人一样说话。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记得在空间或时间上给自己留一个“安全屋”,这样你就可以进去躲一会儿,在高刺激和超负荷的心率压力下放松。

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的人,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不会陪你去做“明显有趣的事情”和参加一些“明显有趣的聚会”——你可能只会遇到一个内向的人,一个内向的人在高刺激下的痛苦程度几乎和一个外向的人在低刺激下的痛苦程度一样。你呆在家里越闷,这个人在聚会上就越强。

小测试:专栏中哪个句子更适合你的个性?

你喜欢低刺激还是高刺激?每个同意的句子都得1分,最后的分数在两栏分别得分后进行比较。分数差异越大,偏差越明显。如果最终得分相似,则属于中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