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继续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生计和生命。201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的一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倡议。希望个人、社区、学校、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 30至21: 30关灯一小时,从而唤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感。自2007年以来,这项活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有100多个国家、6000个城市和10亿支持者参加。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意义和最有影响力的环境保护行动。

今年的“地球一小时”于今天晚上8: 30正式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为此制作了一个特别的视频信息,表示纽约联合国总部和世界各地的办事处届时也将关灯,以表明他们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支持。

熄灯后的世界地标

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各地的标志性建筑都会摘掉霓虹灯,躲在黑暗中。

熄灯前后的上海外滩比较

北京水立方熄灯前后的对比

香港熄灯前后的比较

熄灯前后伦敦眼的比较

熄灯前后日本东京铁塔的比较

熄灯前后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比较

全球黑暗之光唤起环境意识

自从“地球一小时”活动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它也受到了许多争议。有人怀疑“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没有用,而且会对电网造成损害,因为发电厂没有根据电力需求调整其输出功率。有些人甚至点燃蜡烛,以便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度过一个小时,而点燃蜡烛也会导致碳排放,这可能会适得其反...然而,一个小时没有灯光带来的环境吸引力不容忽视。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回应。今年的活动将于三月二十五日晚上八时三十分至九时三十分举行。图为上海嘉定慧儿童关灯后的环保绘画。

2017年3月25日,江苏省扬州大学农学院的学生参加了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视觉中国地图

2017年3月25日晚,“地球一小时”8:30熄灯后,市民们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外体验骑自行车发电

2017年,“地球一小时”的总主题是“气候、人类和社会”。中国以“蓝色我们”为主题,呼吁每一个公民绿色出行,理性消费,购买可持续认证商品,用可持续消费和生活方式“活出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