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生物课上,你可以学到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人体内有一些退化的器官——如阑尾、智齿、尾骨等。——与原始祖先相比,我们不得不适应更先进的生活方式,而这些器官逐渐显得无用。

然而,与这些退化的器官带来的好处相比,智齿无疑使我们更加痛苦,而人类的阑尾是埋在腹部的定时炸弹。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阑尾可能具有更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放弃这一功能。

中西大学的研究人员追踪了过去1100万年中各种哺乳动物的发展,并研究了阑尾的出现、消失和再现,以了解阑尾在进化的压力下消失和再现了多少次。

他们发现,在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这个器官至少进化了29次——可能多达41次,最多只有12次。

该小组说:“这些统计数据充分表明,阑尾结构的出现比消失更具选择性。”

因此,我们自信地反对阑尾只是一个不完全进化的结构,在哺乳动物中没有适应价值或功能的假设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阑尾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多次出现,那么它有什么好处呢?

世俗的观点认为,人类的阑尾只是退化器官的残余,这在几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仍然存在的原因是,完全消失有很高的“进化成本”(只有在意外和致命的炎症或破损的情况下才需要移除)。失去身体这一重要部分的进化压力非常小。

换句话说,失去这个阑尾需要人类数千年的持续努力,这对进化来说是不值得的,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阑尾只是一个安静的地方。

但是如果它不只是静静地呆在那里呢?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人类阑尾的可能功能。现在主要的假设是阑尾是肠道细菌的庇护所,可以保护我们免受某些感染。

支持这一假设的最佳证据之一是2012年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没有阑尾的人患梭菌性结肠炎的可能性是有阑尾的人的四倍。

根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有完整阑尾的人占11%(根据纽约温思罗普大学医院的报告),而没有阑尾的人占48%。

现在,来自中国和西方大学的团队正试图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同的结论。

在过去的1100万年中,他们首次收集了533种哺乳动物的相关数据,这些哺乳动物有或没有阑尾或其他胃肠系统以及类似的环境特征。

通过分析每棵基因树上不同的进化过程,他们追踪了阑尾是如何进化的,发现一旦阑尾器官形成,它几乎不会消失。

该团队在一份新闻声明中写道:“阑尾在不同哺乳动物的进化中独立进化,每个物种都有30多次,一旦它出现在进化过程中,它几乎从未消失过。”

这支持了阑尾可以承担“适应目的”的观点。"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考虑不同的生态因素——物种的社会行为、饮食、栖息地和当地气候——来理解这种“适应目的”是什么。

他们发现保留或恢复阑尾的物种盲肠中免疫淋巴组织的浓度平均较高。

这证明阑尾在物种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可以刺激某些有益肠道细菌的生长)。

该小组在文章中总结道:“然而,阑尾和盲肠因素之间的关系之前已经被提出,但这是第一次被统计学验证。”

阑尾的存在和淋巴组织的结合支持了阑尾进化的免疫假说。

尽管这项研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它提供了一个与人类阑尾一直被保留用于免疫支持的假设截然不同的观点。

现在的挑战是证明这一点。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多数切除阑尾的人不会遭受任何不利的长期损害。

当人们切除阑尾时,盲肠和其他地方产生免疫细胞的组织会逐渐增强,以弥补阑尾的缺失。

其中一个假设是明确的。我们可能没有尾巴了,但是现在清除阑尾还为时过早。

该报告发表在《法国科学院报告》上。

蝌蚪工作人员从科学警报,翻译小昭,转载必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