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剑桥大学官方网站16日报道,该大学首次在其实验室建立了人类原发性肝癌的“迷你”生物模型。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微型肿瘤模型可用于筛选治疗肝癌的新药,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甚至在未来为肝癌患者开发个性化治疗。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上。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第二大致命癌症。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有必要在实验室培养病理模型,以准确模拟肿瘤对患者的表现。以前,科学家使用细胞培养,但是它们很难维持,并且不能复制人类肿瘤的三维结构和组织结构。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从8名患者身上获取肿瘤细胞,并在特殊的营养液中培养它们,获得直径为0.5毫米的“肿瘤样器官”,可以模拟三种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

随后,他们用这种肿瘤样器官测试了29种药物的疗效,发现一种蛋白抑制剂可以抑制ERK蛋白(出现在两个“肿瘤样器官”上)的活性,表明这种药物可能是肝癌化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他们还将这两个类似肿瘤的器官植入小鼠体内,并用药物治疗。结果表明,用该药物治疗的小鼠的肿瘤发育显著降低,表明蛋白酶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

此外,肿瘤样器官可以保留原人类肿瘤的基因表达模式和组织结构,并且即使在培养皿中长时间培养,也可以区分来自不同肿瘤组织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肿瘤样器官。因此,该研究有望在开发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的负责人梅里·特克塞尔·胡赫说:“我们以前用健康的肝脏器官来制造类似的器官,但是制造肝肿瘤器官是癌症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步骤。这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肝癌的生物学特征,并最终为患者开发个性化治疗,同时也减少对实验动物的需求。尽管许多研究仍然需要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但新模型给了癌症生物学家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