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古代作品,我相信你可以随便说出几部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但真正读过它们的朋友可能并不多。由于古老的历史和不熟悉的文言文,圣人的智慧总是离我们很远。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但今天,一群人想帮你补上这一课。

第373届豌豆荚设计奖授予了一个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古籍鉴赏工具——“古籍之美”。依靠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可以与历史对话,用我们的眼睛去认识时代洪流给我们的宝贵字节。

继古诗之后,以另一种方式看待我们的文明。

“古书之美”是“西窗烛”设计团队向用户展示的另一个产品。去年,他们因追求卓越美学而被成功选为“2018年豆荚设计奖——年度设计团队”。在成功地在全国掀起阅读诗歌的热潮后,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古籍和书籍。

“古书之美”中所呈现的基本上是珍贵的古书,很难在今天生存。其中,不仅有大家都熟悉的中国古典名著,也有不太为人所知但有很大阅读价值的传统文献,如《南华经》、《天工开物》、《康熙字典》以及清末民国时期的汉语教科书。历史维度跨越了中华文明的进程。

保持古籍原貌,品味历史真谛

与其他阅读产品不同,“古籍之美”不是像其他电子书一样重新输入古籍内容并进行整体排版,而是以高清扫描图片的形式向读者呈现古籍的原始状态。泛黄的纸张和不完整的书页忠实地记录了岁月的印记,这也给阅读体验增添了一种历史感。

我们经常说阅读是一种纯粹的行为,阅读古籍不应该与任何外在的杂质混在一起。《古籍之美》坚持在应用中不做广告,保持界面的纯净,引导读者的目光投向应该关注的古籍,创造出更加集中、自然的沉浸感。同时,该应用程序还提供数据包下载,支持用户离线阅读,并允许用户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查阅古籍。

少一分功利,多一分敬畏,才能体会到古书的美。

在遇到“古籍之美”之前,许多人会对阅读古籍的意义产生疑问。既然夏天的昆虫不能谈论冰,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发展能从这些古书中学到什么?

俗话说,“通向简单的伟大道路”,曾经有一位先贤用精辟的句子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常常会想到《华经》中的两句话:“人生如有天地之隙,必是突如其来的”,以及“真有其人,诚而不诚,不纯而不诚,不感人”,于是他们不得不感慨庄子有穿越时空的大智慧。

传统文化不应该是时代的眼泪,因为她总是给人们一种温和的理解方式,而现代人常常感到缺失的部分可能已经在几千年前的文本中给出了解答,而这些古老思想的交汇和火种恰恰是中华民族血液中最珍贵的部分。